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伺漏的意思、伺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伺漏的解释

谓察看刻漏,以报告时间。《陈书·世祖纪》:“ 世祖 起自艰难,知百姓疾苦……每鸡人伺漏,传更籤於殿中,乃勑送者必投籤於阶石之上,令鎗然有声,云‘吾虽眠,亦令惊觉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伺漏是一个汉语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向古代天文观测与时间计量领域。根据《汉语大词典》对历史职官用语的释义,"伺"字作"观察、候望"解,"漏"指代古代计时器具"漏壶",二者组合特指专职观测漏壶刻度以确定时辰的行为。

从构词法分析,"伺漏"属于动宾式复合词,其中"伺"强调持续性的观察动作,"漏"作为被观测对象,体现了古代时间计量依赖人工值守的特点。该词常见于唐宋文献,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太史局下设"伺漏刻生",负责昼夜轮值观测铜漏。

在文化内涵层面,伺漏制度折射出三个古代科技特征:

  1. 精密观测:需准确读取漏箭刻度,误差控制在"刻"(约14.4分钟)以内
  2. 制度规范:《宋史·律历志》规定每刻须击鼓报时,形成完整的时间管理体系
  3. 职官传承:从周代挈壶氏到清代钦天监,形成专业化的时间管理职官体系。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属历史词汇,主要见于研究古代天文历法的学术著作。理解其含义需结合《中国历史大辞典》"天文历法卷"对漏刻制度的详细说明,以及《考工记》中关于漏壶制作的技术标准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伺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来源进行辨析:

一、主流解释(高权威性来源)

发音为sì lòu,指古代通过观察刻漏来报告时间的行为。刻漏是中国古代计时工具,通过水流或沙漏计量时间。该词多用于描述宫廷中负责报时的职务,例如《陈书·世祖纪》记载:“每鸡人伺漏,传更籤於殿中”,说明帝王通过专人观察刻漏来掌握时辰。

二、其他解释(需谨慎参考)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如)提到“伺漏”读作cì lòu,解释为“暗中监视、窥探秘密”。但此释义缺乏文献例证,可能与“伺隙”“窥伺”等词混淆,建议以主流解释为准。

三、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例如:

四、总结

建议优先采用sì lòu的读音及“察看刻漏报时”的释义,其依据来自《陈书》及高权威词典。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等专业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彩鸾残羹剩饭柴头常沙彻昼敕许炊家子春枯摧絶粗拙打把势达辞大昏的脰乌灯台守都缦端悫恶阻负薪耕畬管取过后害酒海上逐臭横楣嘉靖佳酝捷猎窘戮郡府沮訾考成躐次流征隆火罗立湎淫纽约[市]挪窝儿恧恧盘磴抛废跑腿子偏僻若榴沈酗适道市两食心虫兽脊水情説是道非索用苔笺土鸭衔碑纤经鲜于小客车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