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report]∶古时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
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孟子·梁惠王》
(2) [report in person the performance of one's official duties]∶派驻外国或外地的官员回来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回国述职
(1).诸侯向天子陈述职守。《孟子·梁惠王下》:“诸侯朝於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论》:“诸侯述职,必以山川为主。”
(2).指外任官员向朝廷陈述职守。 唐 柳宗元 《送幸南容归使联句》诗序:“南聘天朝,相礼述职,公卿多其仪。” 清 林则徐 《致龚自珍书》:“月前述职在都,碌碌软尘,刻无暇晷。” 徐兴业 《金瓯缺》第一章一:“ 马扩 不日将回京述职,借此因缘,卿可与他痛叙旧情。”
(3).今泛指向主管部门陈述汇报工作情况。
(4).供职;就职。《淮南子·主术训》:“羣臣公正,莫敢为邪,百官述职,务致其公迹也。”《北史·崔楷传》:“ 楷 将之州,人咸劝单身述职。 楷 曰:‘单身赴任,朝廷谓吾有进退之计,将士又谁肯固志?’遂闔家赴州。” 宋 司马光 《为文丞相许州谢上表》:“陛下察其愚衷,必非缘饰,愍其孤迹,易致怨憎,俾述职於近藩,得免讥於尸禄。”
“述职”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 zhí,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场景下有细微差异,但核心都是指汇报履职情况。以下是综合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古代含义:
最初指诸侯向周天子陈述职守,汇报封地治理情况(《孟子·梁惠王下》)。例如:“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强调对分内职责的总结。
现代含义:
泛指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常见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内容涵盖职责履行、成果、问题及改进方向()。
对象:
内容:
性质:
兼具总结性(回顾过去)和反馈性(接受评价),是组织管理中的考核机制()。
根据管理实践,现代述职需体现():
如需更完整的背景或实例,可参考《孟子·梁惠王下》等古籍,或现代管理类文献(来源:-5、7、10)。
《述职》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部首组成:「[彡]」和「[聿]」。 彡是彡形部首,表示“山”;聿是聿字底,表示“书写用的筒子”。
《述职》一词源于职,古时为官告庙名。古代官员进入官府之前,会将自己的所做所为和成就写成文字上告天地神明,以表明自己的官职责任和履行情况。后来,这种写成文字形式的汇报就称为《述职》。
在繁体字中,《述职》的写法和简体字基本相同,只是书写形式稍有差异。繁体字的部首「[彡]」和「[聿]」的形状略有不同,但整个字形和简体字相比基本保持一致。
古代汉字的写法受到时代和地区的影响较大,因此《述职》这个词在古时候也存在写法上的变化。不过,无论是哪种写法,《述职》的基本含义和使用方式并没有发生改变。
以下是《述职》一词的一些例句:
1. 在年度绩效考核中,每位员工都要写一篇《述职报告》,详细汇报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成绩。
2. 领导定期要求部门主管提交一份《述职》材料,以便全面了解部门的工作情况。
有关词语的组词:
述职报告、职责、职务、职能
《述职》的近义词包括报告、汇报、反馈。
《述职》的反义词为隐蔽、遮掩、掩饰。
辩舌出恭牌蹴尖打惨道君皇帝打派仗定于一尊帝辇断截蠹患番教凤咮附俗工业用拖拉机广场舞鬼功石孤檠河系虎背熊腰葭莩之亲夹击简绝嘉容嘉招计曹惊心金苗颎耀棘涩季叔九轨蠲除糠糟柳江人柳条边沦殄螺丝蛮徭茂渥麻子内咎佞史炮膛翩幡皮毛倾家荡产秋秀其应如响曲节沙觜设想太平军焘冒亡军万灵卫奉舞榭歌楼下祭乡场吸溜疏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