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曾国藩的意思、曾国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曾国藩的解释

曾国藩(1811-1872) : 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双峰)人。曾任内阁学士。1853年初在湖南督办团练,创建湘军。率兵镇压太平军。后历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统辖苏、皖、赣、浙四省军务,成为第一个被清廷授予大权的汉人。1865年攻陷天京(今南京)后,又北上进剿捻军。任直隶总督时,残民媚外,遭舆论谴责。曾鼓吹并推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在南京病死。有《曾文正公全集》。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是晚清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其生平与成就可从以下五个维度解析:

一、身份与地位 本名曾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号文正。作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二、核心成就

  1. 军事方面:创建湘军并任统帅,历时十二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于1864年攻陷天京(今南京)。
  2. 洋务运动:推动近代工业发展,创办安庆内军械所等军事工业,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3. 文学贡献:创立晚清散文“湘乡派”,著有《曾文正公全集》,其家书蕴含丰富处世哲学。

三、思想体系 提出“诚、敬、静、谨”四字人格修炼法:

四、文化影响 被后世视为儒家文化集大成者,其思想融合法家权术与道家处世智慧。北京西山“十精灵转世”传说中,他被视为蟒精转世。

五、争议评价 因镇压农民起义被批评为维护封建统治,但在人才培养(如提拔左宗棠)、吏治改革等方面获肯定。梁启超称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注:更多完整信息可参考《清史稿·曾国藩传》及相关研究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曾国藩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个历史人物,他是清朝时期的军事家和改革家。现在通常用来指代他的名字和他的事迹。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曾(曰 + 㐅)共5画 - 国(囗 + 玉)共8画 - 藩(艹 + 凡 + 虍)共16画 来源: 曾国藩是这位历史人物的名字,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他曾经担任过清朝的官职,负责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同时也长期致力于推行政治、军事和教育的改革。 繁体: 這個詞的繁體字形為「曾國藩」。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曾國藩這個詞可能由於語言變遷,其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該詞所指代的人物及其事蹟並無變化。 例句: - 曾国藩是清朝时期的重要人物。 - 曾国藩对于中国近代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组词: 曾世、国士、藩務、家国等。 近义词: 曾侯、国师、藩主等。 反义词: 藩夷、国家、替身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魃虐佛鉢敝衣糲食巉岩打岔电子陶瓷定光佛杖洞豁发命风散奉迎扶策膏场綉浍挂带氿滥诃佛诋巫皇代华星蹇视高步见证精赤条条京堂近午酒在肚里,事在心头镌发克郎球昆陵陋识梅华麪糊团貊炙目翳尼房平均奖平漫平圃堑谷情态三贞赏高罚下埏镕穇穇神超形越胜利油田石矩十字路口帅行贪墨成风特祀题捕投稿瓦里忘年之交妄诛骛趋香闺谢枕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