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断冤的意思、断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断冤的解释

审理冤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断冤"是一个具有法律和伦理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断"与"冤"二字的本义及合成后的引申义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 分字释义

  1. 断 (duàn):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截也”,指用刀斧将物体分开。引申为决断、判定、裁决。在法律语境中,特指审判、判决。如“断案”、“断狱”。
    • 核心义项:做出决定性的判断或裁决。
  2. 冤 (yuān):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屈也”,指弯曲、不舒展。引申为冤枉、冤屈、不公正的待遇或指控。指人受到不白之冤,蒙受不应有的罪名或损害。
    • 核心义项:委屈、不公、受屈枉。

二、 合成词“断冤”释义 将“断”与“冤”结合,“断冤”意指:

三、 语境与用法

四、 古籍例证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对“断”和“冤”的单字释义详尽,并收录了大量包含这两个字的复合词及书证,是理解“断冤”词义的基础。ISBN: 978-7-5326-3740-4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对古汉语字词的释义精当,并引用了丰富的先秦至清代的文献例证,有助于理解“断”和“冤”在古代司法语境中的具体运用。ISBN: 978-7-100-08457-3。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规范现代汉语词汇的权威工具书,其对“断”和“冤”的现代常用义项解释清晰,是把握“断冤”在现代汉语中理解的基础。ISBN: 978-7-100-12450-7。
  4.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出版。着重考察词语的起源、古义及演变,对于理解“断”的裁决义和“冤”的屈枉义的历史渊源及结合有重要参考价值。ISBN: 978-7-100-11424-9。

《包公案》中,包拯常微服私访,明察暗访,最终断冤决狱,为百姓伸张正义,故有“包青天”之美誉。

网络扩展解释

“断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审理冤狱、平反冤案,常见于古代司法或文学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断”的含义
    指判断、裁决或断绝,在司法语境中特指对案件的审理和判决()。

  2. “冤”的含义
    指冤屈、冤案,即因不公正审判或误解导致的冤情()。

组合后,“断冤”即通过审理查明真相,纠正冤假错案。


二、用法与出处

  1. 司法场景
    多用于描述官员审理案件、洗刷冤屈的行为。例如《警世通言》中的《三现身包龙图断冤》,讲述包拯断案平冤的故事()。

  2. 文学表达
    古代诗词中也有使用,如元代谭处端《沁园春》中“猛割断冤情去便休”,强调断绝冤屈带来的痛苦()。


三、相关扩展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警世通言》原文或古代司法制度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波兰参禅长铩禅意炽强触衣钓玉定例二色非分之念分寸之末讽示抚庥感恩官饭顾前不顾后核燃料合署闳巨剑齿象狡暴焦比几顿畿封金姑声絶岩坑降烂火羸耗马帮描黛明年内叙啪脱赔房皮包公司潜溃清阳侵入髯龙宂厌软浪如斯散骑常侍山采山殿神纪审览霜峰鹴裘顺水行舟擡手挑起铁瓜锤枉勘虚招畏葸文山乡版香尘骁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