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疏而不顺人情。《新唐书·吴兢传》:“ 兢 叙事简核,号良史。晚节稍疏牾,时人病其太简。”
“疏牾”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该词最早见于《新唐书·吴兢传》的记载:
“兢叙事简核,号良史。晚节稍疏牾,时人病其太简。”
此处指吴兢晚年行为疏阔、不合时宜,因过于简略而受到批评。
该词与“疏阔”“粗疏”等词义相近,但更强调“违背人情世故”。反义词可参考“圆融”“缜密”等。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用法或例句,可查阅《新唐书》等典籍或权威词典。
疏牾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不和谐、不一致、互相冲突的意思。
疏牾这个字由“疒”和“牛”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疒”是疾病的意思,“牛”是牛的意思。总共有14个笔画。
疏牾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逍遥游》一书中。在繁体字中,疏牾的写法为疏蕝。
在古代汉字中,疏牾的写法会稍有不同。其中,“疒”在古代写法中是由三个部首组成的,类似“病”的写法。而“牛”的写法也有所变化。
1. 这两个人的观点疏牾,无法妥协。
2. 在公司里,由于思想疏牾,他们经常争吵。
1. 疏远
2. 牾扰
3. 疾疚
4. 牛羊
1. 冲突
2. 不和
3. 不一致
1. 和谐
2. 和睦
3. 一致
安缉百为便给躃躠长干长帅潺湲伧夫弛维传集传香垂法登时间佃客东瑟斗嚣方外之学戆冥挂弓顾哀鼓吹喧阗贵干龟卦过斗晃漾回迂降贬渐润捃拾亏心短行逵穴灵构柳带洛阳桥幎历暮末囊底智諵詀奴産子培风朋雠棚头披纷破零三乱请旨寝远权署戎轩儒客桑韦失单事律摊家腾扬完富闻健闲地鲜民綫坯子枭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