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椟的意思、密椟的详细解释
密椟的解释
密藏于匣中。 唐 独孤郁 《上权侍郎书》:“有照乘之珍而密櫝之,有切玉之利而谨橈之。”
词语分解
- 密的解释 密 ì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密。稠密。茂密。严密。密封。密布。密集。密匝匝。密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 关系近,感情好:密友。密亲。 不公开,不公开
- 椟的解释 椟 (櫝) ú 柜子,匣子:椟藏(俷 )(喻待价而沽)。买椟还(俷 )珠(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棺。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密椟"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收藏物品的匣子、盒子,尤其强调其隐秘性。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及经典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词典释义
-
基本含义
"密椟"由"密"(隐秘、严密)和"椟"(木匣、木柜)组合而成,字面指用于秘密存放物品的匣子。
来源:《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释义为"藏物的匣子",强调其封闭性特征(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
引申义
古代文献中,"椟"常象征私密保存或隐藏,如《论语·季氏》:"龟玉毁于椟中",喻指珍宝因藏匿不当而损毁。
来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对"椟"的注解(中华书局,2011年)。
二、字形与字源分析
-
"椟"的本义
《说文解字》释"椟"为"匮也",即木制容器(许慎,中华书局影印本)。其字形从"木",表明材质;从"卖",表声符,后引申为收纳器具。
-
"密"的修饰作用
"密"在《说文》中解作"山如堂者",后衍生为"隐蔽、严谨"之意(段玉裁注),与"椟"结合强化了容器的私密功能。
三、文化背景与用例
-
古代应用场景
常见于文书、信函或贵重物品的保存,如《后汉书》载"以金密椟藏之",指用金属匣密封珍藏。
来源:班固《汉书·高帝纪》注引(中华书局点校本)。
-
文学象征
诗词中多隐喻未展之才或深藏之情,如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瑟"即藏于椟中的乐器,暗含幽隐之思。
来源: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中华书局,2011.
- 许慎(撰),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M]. 中华书局,2013.
- 班固. 《汉书》[M]. 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
-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网络扩展解释
“密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 字面构成:“密”指隐秘、严密,“椟”指木匣、盒子,合起来意为“将物品严密收藏于匣中”。
- 引申含义:强调对珍贵物品或信件的保护,防止被他人窥视或损坏。
2.历史背景与用途
- 起源:起源于古代,人们为保护财物、信件或重要文书,用木、金属等材质制作密封盒子,并加锁以增强安全性。
- 功能:常用于存放珠宝、契约、书信等需保密的物品,体现了古人对隐私和财产安全的重视。
3.文化与象征意义
- 象征安全与信任:密椟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承载着“珍藏”和“守护”的文化内涵,代表对物品或情感的珍视。
- 文献印证:唐代独孤郁《上权侍郎书》中曾用“密櫝之”描述对珍宝的谨慎保管,可见其历史渊源。
4.读音与用法
- 拼音:mì dú(注音:ㄇ一ˋ ㄉㄨˊ)。
- 语法:多作动词,如“密椟之”,指将物品藏于匣中;也可作名词,指代这种密封容器。
5.相关成语与扩展
- 与“椟”相关的成语包括“买椟还珠”“鸿函巨椟”等,均与盒子或珍藏行为相关。
别人正在浏览...
爱赏爆片鄙矮长马达棱道德文章叠迹硐产端启風雲月露妇幼卫生功庸归赵后夫怀书槐庭酱缸寄殡经济灸发髻簪急躁郡姓苛急空当旷坠老将列宁室离棹罗畏孟猪牧野纳喊欧亚大陆骈错轻怜疼惜泣嗁羣阴日没处天子宂从三蔡三长三啇山肤水豢舌根音声波深化石冻顺风缌麻服襢裼童装晚晡皖公僞装乌巾无有乡无远不届香砌消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