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蘧蒢的意思、蘧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蘧蒢的解释

亦作“ 蘧篨 ”。亦作“ 蘧除 ”。1.用苇或竹编成的粗席。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庶人即草蓐索经,单藺蘧蒢而已。”《周书·韦夐传》:“昔 士安 以蘧蒢束体, 王孙 以布囊绕尸。” 宋 陆游 《舟中作》诗:“蘧蒢作帆三版船,渔灯夜泊 閶门 边。”《明史·后妃传二·庄烈帝恭淑田贵妃》:“暑月驾行幸,御盖行日中。妃命作蘧篨覆之,从者皆得休息。”

(2).身有残疾不能俯视的人。《国语·晋语四》:“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 韦昭 注:“蘧蒢,直者,谓疾。” 宋 王安石 《上执政书》:“盖自古者至治之世,自瞽蒙、昏瞶、朱儒、蘧蒢、戚施之人,上所以使之,皆各尽其才。” 清 李渔 《奈何天·形变》:“那里知道冥冥之中有我这变形使者,能把蘧蒢、戚施变做 潘安 、 宋玉 。”

(3).谄谀献媚的人。 汉 王充 《论衡·累害》:“戚施弥妒,蘧除多佞。”《汉书·叙传下》:“ 宣 之四子, 淮阳 聪敏,舅氏蘧蒢,几陷大理。” 颜师古 注:“蘧蒢,口柔,观人颜色而为辞佞者也。” 宋 黄庭坚 《次以道韵寄范子夷子默》:“持论不蘧蒢,奉身谢夸詡。”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蘧蒢”(qú chú)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不同语境理解,具体解释如下:

  1. 粗席
    指用芦苇或竹子编织的粗糙席子,常用于古代日常生活或临时铺设。例如《诗经》中提到的“簟笰朱鞹”,郑玄注疏时曾以“蘧蒢”释之。

  2. 身体残疾者
    特指因疾病(如鸡胸、佝偻)导致无法俯身的人。此义项源于《国语·晋语》中“蘧蒢不可使俯”的记载,形容身体形态的缺陷。

  3. 谄媚之人
    引申为阿谀奉承者,含贬义。古人以身体残疾隐喻品行不端,如《诗经·邶风·新台》以“蘧蒢”讽刺卫宣公强占儿媳的丑行。

其他说明:该词存在异体写法“蘧篨”“蘧除”,需根据文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或特定文学场景。

网络扩展解释二

蘧蒢

蘧蒢(qú qǔ)是一个汉字词语,拆分部首为艹和虍,总共有13画。它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指的是一种生长在池塘或湖泊中的水生植物。蘧蒢叶片宽而平展,花朵呈红色或粉色。

《尔雅》是对汉字的一个重要考证和释义工具书,《尔雅》中记载了蘧蒢作为一种植物的名称。蘧蒢在汉字的发展历史中起源较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然而,在现代汉字中,蘧蒢这个词已经很少被使用,因为它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见。

蘧蒢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都是“蘧蒢”。繁体字用于传统的汉字书写系统,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蘧蒢也不例外。根据古代书籍记载,蘧蒢的古代写法为“蒈”。古代汉字的演变与文化发展密切相关,在书写方式和笔画形状上有一些差异。

以下是一些关于蘧蒢的例句:

1. 池塘里的蘧蒢叶片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2. 春天到来时,蘧蒢盛开的花朵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美丽的风景。

3. 小溪中的水草和蘧蒢构成了一个生态平衡的环境。

除了蘧蒢这个词,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组词,如蘧叶、蘧茎等,这些词语都可以用于描述蘧蒢这种水生植物的不同部分。

与蘧蒢有一定关联的近义词是“荸荠”,它们都是指池塘或湖泊中的水生植物,但在形态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蘧蒢的反义词,如果从植物的角度来讲,可以是陆地上的植物,如森林中的树木。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来确定蘧蒢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