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赋贡的意思、赋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赋贡的解释

赋税。《周礼·天官·大宰》:“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五曰赋贡以驭其用。” 郑玄 注:“赋,口率出泉也。贡,功也,九职之功所税也。” 陆德明 释文引 晋 干宝 曰:“赋,上之所求於下;贡,下之所纳於上。”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赋贡”是中国古代与税收相关的重要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词义

指赋税的总称,包含「赋」与「贡」两种形式:

二、制度溯源

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大宰》,作为治理都鄙的“八则”之一,通过赋贡调节国家财政收支(“以驭其用”)。晋代干宝进一步区分:赋是“上求于下”,贡是“下纳于上”。

三、延伸含义

在历史语境中,赋贡也象征地方对中央的臣属关系。如诸侯国向天子进献贡品,既体现经济义务,也具政治象征意义。

四、与现代税收的差异

赋贡具有明显等级性与强制性,不同于现代平等纳税制度。其征收方式(实物/货币)和用途(如祭祀、皇室开支)均服务于古代政权运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赋税体系,可参考《周礼》原文或汉代经学家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赋贡(fù gòng)是一个汉字词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赋”和“贡”。 1. 赋(fù):部首为贝,总笔画数为8。赋,意为按规定标准要求写作。例句:他受到了老师的嘉奖,因为他的作文赋得十分出色。 2. 贡(gòng):部首为贝,总笔画数为8。贡,意为奉献或进贡。例句:这个小国家每年向大国贡献一定的物资。 来源:赋贡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皇帝统治时期。当时,各地的贵族或人民要向朝廷进贡特产或贡品,以示忠诚或交换物资。赋贡的概念从此形成,成为了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和经济制度。 繁体:赋贡的繁体写法和简体写法相同,没有特殊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古代汉字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赋贡的意思和用法基本没有变化。 组词:赋职、赋诗、贡献、贡品。 近义词:献艺、进贡、献上。 反义词:索取、收取、抗拒。 希望这些简短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我很愿意继续回答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