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田塍的意思、田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田塍的解释

见“ 田畻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田塍(tián chéng)是汉语中描述农田地貌的专有名词,指田间用于分界或通行的土埂,常见于传统农耕文化。以下从词典释义、结构功能及文化引申三方面展开分析:

  1. 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田塍为"田间的土埂子,用来分界、蓄水或供人行走"。该释义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土质结构(土埂)、空间功能(分界与通行)、农业用途(蓄水护田)。在《汉语大词典》中,田塍被注为"田间的埂岸",强调其作为农田边界标识的作用。

  2. 结构特征 田塍通常以黏土夯筑而成,高度约20-50厘米,宽度0.5-1米,呈线性分布于水田边缘。其断面呈梯形结构,底部宽顶部窄,这种设计既保证结构稳定性,又能减少耕地占用面积。在丘陵地带,田塍还承担水土保持功能,通过层级分布形成梯田系统。

  3. 文化引申 古诗词中常用田塍表现田园意境,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中的田塍,既写实景又隐喻农事秩序。在民俗中,部分南方地区保留"祭塍"习俗,春耕前祭祀田塍祈求丰收,反映农耕文明对土地界限的原始崇拜。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中国农具发展史[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网络扩展解释

“田塍”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读音为tián chéng,指田间的土埂子,即分隔田地的小土堤,用于蓄水、划分田界。该词在部分方言(如客家话)和文学作品中常见,例如刘禹锡《插田歌》中“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2.字形与词源

3.方言与用法

4.文学与典籍引用

“田塍”是兼具实用与文学色彩的词汇,既反映古代农耕文化,也展现汉语词汇的演变。如需进一步了解方言用法或字形解析,可参考、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参傍人篱落迸逸标华卜筊不协裁诏赤背传运触目成诵刍泥带月披星登兴刁钻促掏定婚钉密定息独到之处燔烧風急浪高風邁改途易辙槁殡贡物广泛关梁闺娃过夏坏钱浣练狐魅疾混身获准基本路线金刚座鸠财爵邑考捶露冕买爵贩官马架门词缺笔三步两脚税居説和戍栅梳洗打扮四时田园杂兴的朗诵驷驖韬养梯气话铜台顽厚温牀卧佛寺险屯小补吸储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