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戍罚作的意思、戍罚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戍罚作的解释

汉 代遣送边地服役的刑罚。 汉 卫宏 《汉旧仪》卷下:“男为戍罚作,女为復作,皆一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戍罚作”是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时期的一种复合刑罚名称,由“戍”和“罚作”两部分组成,指强制犯人戍守边疆并服劳役的刑罚。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戍”的含义 “戍”指戍边,即到边疆地区服兵役、担任守卫任务。在古代,特别是秦、汉时期,戍边是重要的军事防御手段,也常作为对罪犯的一种惩罚方式。被判处“戍”的犯人需要远离家乡,在艰苦的边疆地区承担守备、瞭望、防御等军事职责,期限通常较长,环境恶劣,具有显著的惩罚性和威慑力。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对“戍”的释义,以及秦汉简牍(如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中关于刑徒戍边的记载。

二、 “罚作”的含义 “罚作”指强制服劳役。它是针对轻微犯罪(如小过、小罪)的一种较轻的肉刑替代刑或独立刑罚。“作”即劳作、役作。被判“罚作”的犯人需要在官府指定的场所(如官署、工场、工程现场)从事一定期限的体力劳动,如筑城、修路、冶铁、制陶、舂米等。其刑期通常较短,从几天到几个月不等。来源:《说文解字》对“作”的解释(“作,起也”,引申为劳作),以及《汉书·刑法志》等文献中关于“罚作”作为轻刑的记载。

三、 “戍罚作”作为复合刑罚 “戍罚作”是将上述两种刑罚结合起来的复合刑。它主要适用于:

  1. 特定身份的罪犯: 在汉代文献(如卫宏《汉旧仪》)中明确提到,“戍罚作”主要适用于男性轻罪犯人。
  2. 刑罚内容: 犯人不仅需要被强制发配到边疆地区(“戍”),还需在戍所服一定期限的劳役(“罚作”)。这相当于将戍边的军事义务与服苦役的惩罚叠加,其严酷程度高于单独的“罚作”,但可能轻于某些肉刑或更长期的徒刑(如“城旦舂”)。
  3. 与“复作”的关系: 汉代刑罚制度中,与“戍罚作”(针对男性)相对应的是“复作”(针对女性)。女性轻罪犯被判“复作”,则是在官府服劳役,通常不需远戍边疆。来源:东汉·卫宏《汉旧仪》(清孙星衍辑本)卷下:“男为戍罚作,女为复作,皆一岁到三月。” 此记载是理解“戍罚作”性质的关键史料。

“戍罚作”是秦汉时期(尤其汉代)一种针对男性轻罪犯人的复合刑罚。其核心含义是将犯人强制遣送至边疆地区戍守,并同时服一定期限的劳役。它体现了古代中国刑罚体系中劳役刑与戍边制度相结合的特点,是研究古代法律制度、军事制度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概念。该术语属于古代法律和历史的专有名词,现代汉语日常已不使用。如需更深入理解,建议查阅《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中的《二年律令》以及《汉书·刑法志》等原始文献及研究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戍罚作是汉代的一种刑罚制度,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将犯人遣送至边疆地区服劳役的刑罚,属于汉代刑律中的强制劳役手段。该刑罚主要用于男性,女性同类刑罚则称为“復作”。

  2. 性别区分与刑期

    • 男性受此刑称“戍罚作”,女性称“復作”,刑期均为一年。
    • 刑罚内容可能包括戍守边疆、修筑工事等军事或基建类劳役(“戍”本义为军队防守边疆,参考)。
  3. 文献依据
    东汉卫宏《汉旧仪》卷下明确记载:“男为戍罚作,女为復作,皆一岁”,这是该词的主要历史出处。

补充说明
此刑罚体现了汉代对边疆防御的重视,通过强制劳役加强边地建设,同时达到惩戒目的。需注意,相关解释多源自古代文献,现代研究需结合更多考古或史学资料佐证。

别人正在浏览...

悲恼逼废摈厄冰雪节博丽抄近臣卫持议大秽当面的达调中阸会封岳复工肤浅高断隔行扫描挂龙归志旱烟衡道画扉胡虏祸泉讲呈説告践陟节幡接吻孑遗生物解玉旌尚聚族而居连环套流坠买拨来盲人蒙古包麪勃南地农闲迫于傔媵青光青领起语屈法叡德瑞日闰徵三涂圣宝省觐射正谥碑诗味随语生解险怪相遇箾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