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兽吻的意思、兽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兽吻的解释

(1).虎口。喻危境。因避讳而改。《艺文类聚》卷四六引 晋 孙绰 《太尉庾亮碑》:“拯神器於兽吻,扶帝座於已倾。”《南史·颜竣传论》:“ 士逊 援笔数罪,陵讎犯难,饵彼慈亲,弃之兽吻,以此为忠,无闻前誥。”

(2).门环饰。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兽吻,其形似狮子,性好食阴邪,故立门环上。”《明史·傅应祯传》:“邇者雷震 端门 兽吻。” 清 黄宗羲 《左副都御史施公神道碑铭》:“詔依 嘉靖 旧式作兽吻。”参见“ 铺首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兽吻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 本义:猛兽的嘴吻

    • 指凶猛野兽的口部,常用来形容其张开大口、露出獠牙的凶猛之态。例如古籍中“虎豹之兽吻”即指虎豹张开的大口。此义项强调野兽的原始威猛形象。
  2. 引申义:古代建筑构件(鸱吻)

    • 这是“兽吻”更常见且重要的含义,特指中国古代大型木构建筑(尤其是宫殿、庙宇)屋脊两端安装的一种装饰性兼功能性的构件,其造型通常模拟传说中的神兽头部张口衔住正脊的形象。
    • 造型特征: 兽吻通常位于正脊两端,呈龙头鱼尾状(或龙首鱼身),口大张,咬住正脊末端,尾部向上卷起。其形象威严、夸张,富有动感。
    • 功能作用:
      • 结构加固: 兽吻下方通常有长钉穿过正脊,将瓦件固定,起到加固屋脊、防止瓦件下滑的实际作用。
      • 装饰象征: 作为重要的屋顶装饰,兽吻象征着建筑的等级、威严和权力。其龙形特征更与皇权、尊贵紧密相连。
      • 文化寓意(驱邪避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兽吻(鸱吻)被认为具有厌胜辟邪的寓意。传说它能吞火降雨,因此被赋予了镇宅防火、祈求平安的象征意义。其张口吞脊的形象,常被解读为能吞噬火灾。
    • 别名与演变: 兽吻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有不同名称,如“鸱尾”、“鸱吻”、“龙吻”、“正吻”、“吞脊兽”等。其造型也经历了从早期的鱼尾状(鸱尾)到后期龙首鱼身、口吞正脊(鸱吻/兽吻)的演变过程。

总结来说,“兽吻”一词的核心含义是指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两端形似猛兽张口吞脊的装饰构件(鸱吻),它兼具结构加固级象征和驱邪避火的文化功能,其形象源于对猛兽威力的想象和崇拜。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兽吻”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拼音:shòu wěn
字面构成:

二、详细解释

  1. 比喻危境

    • 本义为“虎口”,因避讳“虎”字而改称“兽吻”,多用于形容极端危险的境地。
    • 文献例证:
      • 《艺文类聚》引晋代孙绰《太尉庾亮碑》:“拯神器於兽吻,扶帝座於已倾。”
      • 《南史·颜竣传论》:“弃之兽吻,以此为忠。”
  2. 建筑装饰

    • 指古代建筑门环或屋脊上的兽形装饰,常见形状如狮子、鸱吻(传说中能吞火的神兽),用于驱邪镇宅。
    • 文献例证:
      • 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兽吻,其形似狮子,性好食阴邪,故立门环上。”
      • 《明史·傅应祯传》提及“雷震端门兽吻”。

三、相关辨析

四、使用示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建筑实例,可参考、6、9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暧然谤论贲戋不足为奇参战案缠门缠户乘干吃虚重挂愁窖儿丑异出尖第屋风雨对床恭默管区馆僮国棋横延候人貛儿忽搭惑变监检戋余教坛积雪草夸辩拉长老冤梁楷廉芒令诞砾石逻辑学买山居面南背北名察明懋冥室孽类膨张飘风皮包公司屏窜浅闻小见器略轻轻款款秋芜躯命若非沙雕十里无真言説词贪蛇忘尾跳奔彤墀闻诊伍相遐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