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镌石的意思、镌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镌石的解释

指记功的碑文或其他石刻文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及 扬雄 《剧秦》, 班固 《典引》,事非鐫石,而体因纪禪。” 明 李贽 《初潭集·相臣》:“ 张丞相 见事常迟,数日之后,必当有悔,若復来徵文,当引视鐫石,告以闻上可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镌石”是一个汉语词汇,由“镌”和“石”两个单字组成,其核心含义指在石头上雕刻文字或图案。以下从词典角度对其形、音、义及用法进行详细解释:


一、单字解析

  1. 镌(juān)

    • 本义:用尖锐工具凿刻。《说文解字》释为“穿木镌也”,引申为雕刻金石。
    • 字形:左“钅”(金属工具),右“隽”(表声兼表义,含“深刻”之意)。
    • 例证:

      《淮南子·本经训》:“镌山石,锲金玉。” —— 指凿刻山石与金属玉石。

  2. 石(shí)

    • 本义:岩石、石头。《说文解字》:“山石也。”
    • 引申:泛指石材,常作雕刻载体。

二、复合词“镌石”释义


三、权威典籍与用例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释“镌”为“凿,刻”,并举“镌石”例证:

    “镌石:刻石。如镌碑、镌砚。”

  2. 《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

    强调“镌”的工具性与动作特征:

    “镌,谓穿凿之器,引申为刻镂之称。”

  3. 历史文献用例:

    • 《后汉书·蔡邕传》载其书丹《熹平石经》:“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
    • 宋代米芾《砚史》:“端石镌为砚,温润发墨。” —— 描述以端石雕刻砚台。

四、现代应用与延伸


参考资料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2卷。
  3.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国金石学概论》,马衡著,商务印书馆。

(注:因未搜索到可引用的在线词典网页,以上来源依据权威纸质典籍,学术引用需查阅原书。)

网络扩展解释

“镌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面、引申义和文献用例三个层面综合解释:

一、字面含义

“镌”指雕刻、凿刻(),如“镌刻”“镌碑”;“石”即石头。组合后,“镌石”字面意为在石头上雕刻文字或图案,例如《淮南子·本经》中的“镌山石”即描述凿刻山石的行为。

二、引申含义

  1. 比喻深刻剖析
    作为成语时,“镌石”引申为对事物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强调像刻石般留下深刻印记()。

  2. 指石刻文献
    在古籍中,“镌石”常指记功的碑文或其他石刻文字。例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封禅》提到“事非镌石,而体因纪禅”,指未刻石但文体类似纪功碑文。

三、文献用例

“镌石”兼具具体行为(雕刻)与抽象意义(深刻铭记或批判性记录),需结合语境理解。其文化内涵与中国古代石刻传统密切相关,常用于文学、历史文献中。

别人正在浏览...

暗底子八斗才报贩褒义避风港波利尼西亚禅和超声速潮勇痴风楚王祠丹碧道径颠驰叠见顿节反演封盖怪艳龟孽海流海涂剪草除根剪弃牋书剪直凈国锦雨积润就是狂叫苦思凉白开立称灵征柳汀买方眉花眼笑蜜口剑腹恼乱蹑足濆激漂杵破旧乾漠千岁室穷问羣岛沙坛神宅石窦霜粟殊言别语竦肩武巾匣龙乡邦香花小蓬莱卸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