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守筮的意思、守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守筮的解釋

指諸侯國所用的蔔蓍。《禮記·表記》:“天子無筮,諸侯有守筮。” 鄭玄 注:“守筮,守國之筮,國有事則用之。” 孔穎達 疏:“諸侯有守筮者,諸侯卑於天子,有守國之筮,謂在國居守有事而用筮。”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守筮”是中國古代禮制中的專有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1. 基本定義
    指諸侯國專用的占卜方式,屬于周代禮制的一部分。根據《禮記·表記》記載:“天子無筮,諸侯有守筮。” 這裡的“筮”指用蓍草進行占卜,而“守筮”特指諸侯在國中留守時,遇到重大事務時使用的占卜儀式。

  2. 禮制背景
    鄭玄注解提到:“守筮,守國之筮,國有事則用之。” 這體現了周代等級制度中天子與諸侯的差異:天子權威至高,無需通過占筮決策;諸侯則需通過“守筮”處理國家事務,以示對天命的遵從。

  3. 使用場景
    孔穎達進一步解釋:“諸侯卑于天子,有守國之筮,謂在國居守有事而用筮。” 說明守筮的應用場景包括諸侯留守封地時,遇到戰争、祭祀、災害等重大事件,需通過占卜尋求指引。

  4. 文化意義
    這一制度反映了古代“天命觀”與等級制度的結合,既強調占卜的神聖性,又通過禮制規範不同階層的權力邊界。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守筮:

守筮是一個漢語詞彙,意為守衛和預測。它由“宀”、“⺮”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4個筆畫。

來源:

守筮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周禮·大宗伯·宮人》,用來形容宮廷中負責守衛和預測吉兇的官員。後來,它也用來表示守護和預測其他事物。

繁體:

繁體字“守筮”的寫法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守筮的寫法為“守衰”,其中“衰”指的是一種用來預測的祭祀器具。隨着時間的推移,“衰”字在寫法上發生了變化,變成了現在的“筮”字。

例句:

1. 他在黑夜中守筮,為宮廷帶來了平安。

2. 我們需要守筮,以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

組詞:

1. 筮卦:用竹籤或杯中竹籤搖動來預測吉兇的方法。

2. 筮法:守筮的方法和程式。

近義詞:

守卦、守蔔。

反義詞:

亵渎、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