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名。 新莽 時始置,為太子官屬。《漢書·王莽傳中》:“為太子置師、友各四人,秩以大夫……又置師友祭酒及侍中、諫議、六經祭酒各一人。”《三國志·蜀志·秦宓傳》:“先主既定 益州 , 廣漢 太守 夏侯纂 請 宓 為師友祭酒,領五官掾。”
“師友祭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曆史背景和文獻記載進行區分:
起源與職能
該官職始設于新莽時期,屬太子官屬體系,主要負責輔佐太子。漢代郡守為延攬人才,在府中設置散吏(非正式編制官員),其中地位最高者被尊稱為“師友祭酒”,專司謀議事務。
曆史記載
部分現代詞典将其引申為成語,表示通過舉辦宴會向師長或朋友表達敬意,強調人際交往中的感恩之情。例如學生為退休老師舉辦宴會,可稱為“師友祭酒”。但需注意,此用法更偏向文學化表達,與曆史官職無直接關聯。
“祭酒”一詞在古代多指學術或禮儀首領(如國子監祭酒),而“師友祭酒”特指漢代郡守府中的榮譽職位,職能類似高級顧問。兩種解釋需根據上下文區分,曆史文獻中主要指官職,現代語境下可能采用引申的成語含義。
師友祭酒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在師長或朋友的喪祭中,擔任祭祀的責任和活動。
師友祭酒的意思是在師長或朋友的葬禮中,擔任祭祀的責任和活動。這個詞由三個字組成:師友、祭、酒。
師友祭酒的三個字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如下:
- 師友:師(師字的部首是 left)友(友字的部首是又)
- 祭:祭字的部首是礻
- 酒:酒字的部首是酉
師友祭酒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古代文學作品《墨梅》中。墨梅是中國元代文學家王冕的一首田園詩,其中有一句“師友祭酒處,曲闌杳冥中。”意為“在師友喪禮時,彎彎曲曲的小巷深處。”這裡用師友祭酒來形容喪禮典禮的場景,後來成為了成語。這個成語形象生動地描述了葬禮的莊重和肅穆。
師友祭酒的繁體字為師友祭酒。
古時候,師友祭酒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在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保持了同樣的意思和用法,隻是一些字形可能有所變化。
1. 他作為師友祭酒,給亡友舉行了莊重而肅穆的葬禮,令人感動。
2. 在這次師長的葬禮中,他擔任了師友祭酒的職責。
1. 師長:指教導和指導學生的老師。
2. 友誼:指朋友間深厚的情誼和友好關系。
3. 祭祀:用來表示對神靈或祖先進行的祭祀活動和儀式。
4. 酒宴:指宴會上供應酒類飲品的場所和活動。
1. 列席:指參加宴會、慶典等活動。
2. 執勤:指擔任某項工作職責或任務。
旁觀:指不直接參與活動,隻是旁觀、觀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