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使院的意思、使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使院的解释

节度使出征、入朝,或死而未有后代,皆有留后摄其事,称节度留后。节度留后治事之官署,称使院。节度使便坐治事,亦或就使院。《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六年》:“ 仙芝 为节度使,即署 常清 判官; 仙芝 出征, 常 为留后…… 常清 至使院,使召 德詮 ,每过一门,輒闔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使院是唐宋时期重要的地方行政机构,特指节度使、观察使等使职官员的衙署及办公场所。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行政中枢功能

    作为使职官员(如节度使、观察使)处理政务的核心场所,使院承担文书处理、政令发布及地方事务裁决等职能。唐代文献中常见“使院”与“节度使”并提,如《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节度使“总军旅,专诛杀”,其职权行使依托于使院机构。

  2. 官署与宅邸的复合体

    使院兼具办公与居住功能,包含处理公务的厅堂(衙署)和官员起居的宅邸。宋代《事物纪原》注:“节度使有使院,亦谓之衙”,印证其作为衙署的属性。部分文献中“使院”亦代指使职官员的府邸,如白居易诗“使院新栽石笋”即指官邸园林。

  3. 历史制度背景

    唐代中期后,节度使、观察使逐渐成为实际的地方行政长官,使院随之成为超越州府的地方权力中心。据《资治通鉴》载,唐德宗时“诸道节度使以军兴,皆置使院于京师”,可见其政治地位之重。

  4. 文献用例佐证

    《太平广记》引《酉阳杂俎》载:“节度使院中,忽有白气如练”,此处明确指向节度使衙署场景。宋代《玉海·宫室》亦载:“使院,使臣治事之所”,强调其行政职能。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对“使院”的释义(需订阅访问)
  2. 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使院条目
  3. 《辞海》(第七版)历史分册“使职”制度相关说明
  4. 严耕望《唐代地方行政制度》对使院职能的考据(台湾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使院”一词在历史文献中有明确指向,主要与唐代官职制度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指节度使的临时办公机构。当节度使出征、入朝或去世后未指定继任者时,由“节度留后”代理职务,其处理政务的官署即称为“使院”。此外,节度使日常办公也可能使用此场所()。

历史背景与功能

  1. 代理职务场景:节度使因故无法履职时,“留后”官员在使院代行职权,确保地方军政事务正常运转。
  2. 机构性质:兼具行政与军事管理职能,是唐代藩镇体系中的重要枢纽。
  3. 文献例证:《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六年》记载,封常清任留后时曾在使院处理事务,并在此召见下属()。

其他可能的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提到“使院”有“令人敬畏的机构”之意,可能与古代权力机构的威严性相关,但此用法较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注意

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资治通鉴》等史书原文,或参考专业历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聱牙佶屈百牢摆谈宝身薄松松鸊鶙财察测癞呈臆嗔恼传报穿斸得失在人蠹横钝惛惇懿夺转放秋垄凡家风望分辙斧头该允槁凋躬稼关接鼓包何故横戮哄闹潢池赤子黄间洁藏借名精备开襟坎音空响蛞蛞老妪泪花瞒落牧养内页年底衄挫奇耻大辱蜻蛉青云客齐箫起蛰睡国顺济死籍填仓日天幸跳银体局揾食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