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牢的意思、百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牢的解释

(1).一百份牢。牢,古代祭祀或宴享时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左传·哀公七年》:“ 宋 百牢我, 鲁 不可以后 宋 。且 鲁 牢 晋 大夫过十, 吴王 百牢,不亦可乎?” 宋 杨万里 《以糟蟹洞庭甘送丁端叔端叔有诗因和其韵》:“斗州只解寄鹅毛,鼎肉何曾馈百牢。” 刘师培 《文说》:“记贡纳必饰百牢,叙朝会必称万国。”

(2).见“ 百牢关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牢"为汉语历史词汇,包含双重含义:

一、祭祀礼制概念 指古代祭祀时陈列的百组太牢(太牢为牛、羊、豕三牲合称)。据《周礼·天官》记载,此制始于周天子祭天规格,《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周公葬毕,成王亦郊,祀文王以百牢",体现最高等级的祭祀礼仪。唐代孔颖达疏解《左传》时强调"牢数过制,所以为非常"。

二、军事关隘名称 特指唐代设立的百牢关,位于今陕西省勉县(古称河县),为秦蜀古道要冲。《新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其方位:"西县有百牢关",宋代地理总志《舆地广记》详述其"控三秦、扼巴蜀"的战略地位。该关址现存清代重修碑刻遗存,印证历史记载。

扩展考据:

  1. 礼制维度:汉代郑玄注《礼记》提出"天地之数不过十二,百者僭礼也",解释诸侯用百牢属越礼行为
  2. 地理沿革:《水经注·沔水》载关址地理特征"汉水又东迳百牢关南",与现存地形吻合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古代汉语词典》第3版;中华书局《周礼注疏》;《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网络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百牢”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根据文献资料进行详细解释:

一、祭祀或宴享的牲畜数量

  1. 基本释义
    “百牢”指祭祀时准备的一百份“牢”。古代“牢”是祭祀或宴享专用的牲畜组合,分为两种规格:

    • 太牢:牛、羊、豕(猪)各一头,用于帝王或诸侯祭祀社稷。
    • 少牢:仅用羊和豕各一头,常见于诸侯的宗庙祭祀。
  2. 文献例证
    《左传·哀公七年》记载:“宋百牢我,鲁不可以后宋。” 此处指宋国向鲁国索要百牢规格的祭品,反映当时诸侯间的礼仪规格之争。

二、地名“百牢关”

  1. 地理位置
    “百牢关”是古代重要关隘,位于今陕西省沔县西南,因地形险要而得名。

  2. 历史记载
    唐代杜佑《通典》提到:“百牢关为秦蜀要冲”,可见其军事战略地位。

三、使用场景辨析

附:争议与补充

部分文献(如)将“百牢”解释为“非常牢固”,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后世衍生义或误读,建议以祭祀、地名两类含义为主流。

别人正在浏览...

奥学百尺无枝芭蕉扇表题闭隔碧玉簪才学兼优藏头漏影常食趁哄穿荆度棘椿桂慈佑从兵黨輩登台拜将独侑反人高贵关解鼓柂核见何其相似乃尔花序火热简畼筋竿棘轴蠲削峻诋磕塔刳腹栗骇灵芝鸾隼不接翼毛利率茅檐枚述悯然喷涌辟支小乘千回百转杞妇謦咳亲族秋场秋杪羣见洒带山高遮不住太阳勝游适度尸利素餐署记鼠乡塌方童子郎驼毼无咎无誉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