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释老的意思、释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释老的解释

释迦牟尼 和 老子 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周书·武帝纪上》:“帝御 大德殿 ,集百僚、道士、沙门等讨论 释 老 义。” 宋 司马光 《子厚先生哀辞》:“ 释 老 比尤炽,羣伦将荡然。” 清 戴名世 《陈大士稿序》:“当是时, 释 老 诸子之书盛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释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合成词,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基本释义

指佛教(释)与道教(老) 的并称:

  1. "释" 指释迦牟尼,代称佛教。

    源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之名,后以"释"作为佛教的代称,如僧人称"释子"。

  2. "老" 指老子(李耳),代称道教。

    因道教尊老子为始祖,故以"老"代指道教及其思想体系(如黄老之学)。

二、历史与文化背景

  1. 起源背景

    此并称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道教并存发展,常被士大夫并提讨论。例如《晋书》载何充"性好释典,崇修佛寺",而时人评其"二郗谄于道,二何佞于佛",反映佛道并存的思潮。

  2. 思想融合特征

    唐宋以降,"释老"成为思想史中的固定概念,体现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如柳宗元《送文畅上人序》称"真乘法印,与儒典并用",朱熹亦多次辨析"释老之学"与儒家的异同。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释义为:"释迦牟尼与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与道教。"(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

  2. 《辞海》(第七版)

    指出该词"泛指佛道二教",并强调其在古代哲学讨论中的高频使用(上海辞书出版社,2019年)。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

    分析魏晋至唐宋的宗教政策时,多次以"释老"作为佛道并称的术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四、例证与用法


注:以上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海》等权威辞书,并援引历史文献及现代学术著作,确保考据严谨性。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文献来源标注出版社及成书年份以供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释老”一词在汉语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宗教哲学领域(主流含义)

指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与老子(道教思想源头)的并称,引申为佛教与道教的合称。

  1. 词源背景:源自古代文献,如《周书·武帝纪》记载帝王召集百官讨论“释老义”,司马光诗文中也以“释老”代指佛道思想。
  2. 文化内涵: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佛道思想的交融,如严复曾通过诠释老庄思想接引西方哲学。

二、社会伦理领域(较少见)

指放下年龄偏见,尊重长者智慧的品德。该解释仅见于个别现代词典,可能与“释”(放下)和“老”(长者)的单独释义组合有关,但缺乏广泛文献佐证。

参考资料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百王半面襃妲保得定辨哥遍体鳞伤彩战成均陈炯明川衡楮待制吹拉弹唱打牙牌登科第遁暑反串方方面面概略伉浪官槐关奏咍乐沆茫翰素火见家乐讲究检择解鬭解械敬中饥切卷叶虫坤厚阆苑琼楼泪河黎长琳馆六泉懋戒门厅浓淡平水韵前策青髻穷涂鋭旅沙糖拾青紫十七史手模暑疟硕量思域停杯尪瘵霄崖校轸袭夺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