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屍居餘氣的意思、屍居餘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屍居餘氣的解釋

(1) [dying;with only a little breath still left in the body]∶餘氣:殘存的一點氣息。像死屍一樣躺着,尚存一口氣。指人行将死亡

(2) [listless]:以形容人暮氣沉沉,碌碌無為

詳細解釋

同“ 屍居餘氣 ”。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傳》:“彼屍居餘氣,不足畏也。”《紅樓夢》第六6*四回:“屍居餘氣 楊公 幕,豈得羈縻女丈夫。”


形容人即将死亡。亦以謂人暮氣沉沉,無所作為。《晉書·宣帝紀》:“ 司馬公 屍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亦省作“ 屍居 ”。 宋 王禹偁 《讓西京留守表》之一:“顧殘年而氣若屍居,聽成命而魄疑天奪,微軀殞越,舉族憂虞。”《太平廣記》卷十九引《神仙拾遺》:“ 天綱 目之良久曰:‘五神奔散,屍居旦夕耳。’” 劉澤湘 《過西山辟支生墓》詩:“血食縱然餒 若敖 ,屍居莫厭同 楊素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屍居餘氣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屍居餘氣”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漢語成語,其含義與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出處與典故

該成語最早見于《晉書·宣帝紀》,記載司馬懿評價垂危的曹操政權“屍居餘氣,形神已離”,比喻政權或人物雖存于世,卻已喪失生命力,僅剩軀殼勉強維持。唐代《晉書》的權威記載使其成為文學與曆史研究中的經典表述。

二、本義與引申義

從字面分析,“屍居”指如屍體般停滞,“餘氣”即殘餘氣息,合指人或事物僅存微弱生機。現代漢語中,其引申為兩種含義:

  1. 消極狀态:形容人暮氣沉沉,缺乏活力,例如“他退休後屍居餘氣,終日無所事事”。
  2. 衰敗局勢:描述組織、制度瀕臨崩潰卻勉強維系,如“腐朽王朝屍居餘氣,終被革命推翻”。

三、用法與語境

該成語屬書面語,多用于批判性語境。語言學家在《中華成語大辭典》中指出,其修辭效果強調“存在與消亡的矛盾性”,適用于曆史評述、社會分析等嚴肅文體,日常口語中較少使用。

四、權威參考

釋義可參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著的《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屍居餘氣”詞條,以及中華書局《晉書》校注本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

屍居餘氣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五個方面解析:

  1. 核心釋義 指人軀體雖存,僅剩微弱氣息,常用于形容瀕臨死亡的狀态。後引申為比喻人暮氣沉沉、庸碌無為。字面可拆解為:“屍”喻指失去生命力的軀體,“餘氣”表示殘存的氣息。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晉書·宣帝紀》中對司馬懿的描寫:“司馬公屍居餘氣,形神已離,不足慮矣。” 此句原為李勝試探司馬懿身體狀況時的評價,後成為典故。

  3. 用法與結構

    • 語法:主謂式結構,作謂語,含貶義。
    • 近義詞:行将就木、暮氣沉沉。
    • 示例:唐代杜光憲《虬髯客傳》中“彼屍居餘氣,不足畏也”,形容對方衰弱無威脅。
  4. 比喻延伸 除指生理上的瀕死狀态,更常用于批判精神層面的頹廢,如形容官僚或庸人缺乏進取心,如陸遊《落職謝表》中自喻“屍居餘氣”表達失意。

  5. 使用注意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具有較強批判性,需根據語境判斷具體指生理衰弱還是精神萎靡,避免誤用。

(綜合來源:、2、3、4、5、7、9)

别人正在浏覽...

柏黃辨争熛薰才然苌弘趁波逐浪馳跑淳淳雌虹翠青蟷蠰得馬生災釘缸砥刃東盟哆弄多情多義峨然革然功過是非鈎玄獵秘寡剌孤丁丁河東戒何足道哉還鄉團火地護養江泌燋卷荊南脊皮計然之術偈頌久盈勘災窺宋坤旦剌戾牢子楞梅兩造鱗蟲滿腹狐疑梅葛莫春木芙蓉品目繁多前俯後合,前俯後仰瑞阙殺縛繩責司非松羔鐵索橋橢球橡栗相帥成風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