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抟土作人。 清 黄遵宪 《杂感》诗之二:“黄土同摶人,今古定愚贤?”
"抟人"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古代文献和字义演变来理解。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工具书的详细解释:
"抟"的本义
指用手揉捏、搓揉成团。《说文解字》释:"抟,圜也",强调将物体揉成圆形(如"抟土造人")。
来源: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人"的引申
此处"人"非指具体个体,而是与"抟"结合构成复合词,表示"塑造人"或"凝聚人性"的抽象概念。
抟人
核心释义:
指通过揉捏塑造人的形态,或比喻凝聚、陶冶人的心性。其哲学内涵源于道家思想,如《庄子·大宗师》:"抟人心,使不得其正",形容外力对人心性的雕琢或束缚。
来源: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12年版。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典文献,现代汉语已罕用。例:"女娲抟黄土作人"(《太平御览》引《风俗通》),描述神话中造人的过程。
来源: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
《汉语大词典》
明确收录"抟人"词条,释义为:"捏土成人,亦指造人"(第3卷,第581页)。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版。
《古代汉语词典》
强调"抟"的"揉捏"动作与"人"结合,指向神话或哲学中的"造人"意象(第1289页)。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仅见于研究古典文献、哲学或神话学的专业场景。如需引用,建议标注古籍原文及权威工具书释义以保障学术严谨性。
“抟人”这一词语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根据语境区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说文解字》对“抟”的释义(揉捏成团),或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挨延安札傲雪欺霜白夜白足禅僧贝币悲絃避谗碧殿别居异财比坐长啸疵议大块头倒挂金钟雕人迭影订阙阨灾泛观负摙狗头狗脑归期姑娘古文观止鹤兵鸿荫候车蝴蝶花胡伦课渐浸积害径向井旟踦偶积善余庆急松松决汩乱愦旅肠门儿怒言鬅茸啓封僧居山中宰相神志十恶蜀道难树丫松风亭琐任泰山鸿毛弹纠探险桃源客王兵畏葸不前汙尊抔饮香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