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草芥的意思、草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草芥的解释

[worthless;be mere nothing] 小草。比喻不足珍惜的无价值的东西

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宋· 苏洵《六国论》

视若草芥

详细解释

亦作“ 草介 ”。1.草和芥。常用以比喻轻贱。《孟子·离娄上》:“视天下悦而归己,犹草芥也,惟 舜 为然。”《旧唐书·良吏传下·倪若水》:“草芥贱命,常欲杀身以効忠;葵藿微心,常愿隳肝以报主。”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四折:“九经三史文书册,压着一千场国破山河改。富贵荣华,草介尘埃。”《三国演义》第五回:“ 关 外诸侯, 布 视之如草芥。” 毛6*6*《论持久战》一一九:“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

(2).像草芥一样对待。多指杀戮。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九:“一经兵乱,不肖之人,妄相促迫,草芥其民。”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二》:“丘墟其宗社,草芥其臣民。”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草芥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草芥”是汉语中具有鲜明比喻色彩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词源与本义

“草”指草本植物,“芥”本义为芥菜的种子,二者均属微小、低矮的植被。《说文解字》中“草,草斗,栎实也”“芥,菜也”的记载,奠定了该词“微贱之物”的原始意象。古汉语中常以“草芥”并称,如《孟子·离娄上》中“视民如草芥”的用法,已蕴含轻贱之意。

二、权威词典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草芥”为:

  1. 名词本义:小草和芥菜,喻指最轻微、无价值的事物
  2. 比喻义:微不足道的人或事物,多含贬义,如“视如草芥”

三、典型用法特征

  1. 修辞属性:多作宾语,与“视如”“看作”等动词搭配,如《三国演义》中“帝王之兵,视百姓如草芥”
  2. 感情色彩:承载否定性评价,反映对生命价值或事物重要性的漠视,常见于批判性语境
  3. 语体分布:书面语使用频率高于口语,多出现于文学作品与历史典籍

四、文化内涵延伸

该词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等级观念与生命哲学,如《庄子·逍遥游》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哲学观,与“草芥”的隐喻形成互文关系,共同构建古代思想中关于生命价值的辩证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孟子译注》)

网络扩展解释

“草芥”是一个汉语词汇,其解释可从以下角度综合理解:

词义解析

  1. 本义
    指路边干枯的小草或杂草(如、所述)。例如《六国论》中“如弃草芥”,即用其本义比喻轻贱之物。

  2. 比喻义
    引申为微不足道、无价值的事物或生命。如“视若草芥”形容将他人或事物看得极轻(、),常见于描述统治者轻视百姓(如“视民如草芥”)或乱世中人命低贱(如的“人命如草芥”)。

出处与演变

用法特点

示例

宋代苏洵《六国论》:“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元代刘壎:“丘墟其宗社,草芥其臣民。”

“草芥”通过自然物象的渺小,承载了对无价值事物的贬义表达,兼具文学性与批判性,常见于历史文献与文学作品中。

别人正在浏览...

奥斯陆坝基保护贸易竝世柴鸡馋虫朝秀侈君冲驼子春残蠢蠢欲动矬矮悼词倒气倒数盗鬻点手帝俄谛号定盘星非罚分竹夫马服冕告竣核産寰法忽怳货而不售怙权廓达狼顾涟而林丘流瘠緑水青山捋须駡天扯地门下浅见薄识切实荃宰攘头日锻月炼柔红三公山嶞生财之路受听水桥说鼓书司法厅撕抓蒐田肃穆天长日久听其言观其行望头县试邪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