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铁甲舰的意思、铁甲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铁甲舰的解释

十九世纪后半期出现的一种火力和防护力很强的军舰。船壳为钢质,火炮有炮塔防护,两舷、甲板都有装甲。也叫装甲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铁甲舰是19世纪中期出现的一种蒸汽动力军舰,其核心特征为船体表面覆盖金属装甲板,主要用于抵御敌方火炮攻击。该舰种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海军从木质风帆战舰向钢铁蒸汽战舰的技术转型。

从汉语词义角度分析,“铁甲”一词由“铁”和“甲”两个语素构成,前者指金属材质,后者取“盔甲”的防护含义,组合后特指金属防护装甲。“舰”则指代大型军用船只,与“船”形成语用区别。这种构词法符合汉语偏正式复合词的构成规律。

历史文献显示,世界上首艘真正意义的铁甲舰是1859年法国建造的「光荣号」,其木质船体外包裹着120毫米厚的锻铁装甲。英国随后建造的「勇士号」则采用全铁质船体结构,装甲厚度达114毫米(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这类战舰在1862年汉普顿锚地海战中首次验证了装甲防护的实战价值。

汉语语境中的铁甲舰概念包含三层内涵:

  1. 材质特性:以锻铁或钢制装甲为核心防御体系
  2. 动力系统:采用蒸汽轮机取代传统风帆动力
  3. 战术革新:促成海战从舷侧炮战向装甲防护对抗的转变

据《福州船政志》记载,中国首艘自建铁甲舰「平远号」于1888年下水,装甲最厚处达203毫米,配备260毫米克虏伯主炮,现陈列于北京军事博物馆(来源:国家图书馆近代文献库)。该舰的建造标志着中国近代海军装备的重要突破。

网络扩展解释

铁甲舰(Ironclad)是19世纪下半叶早期出现的蒸汽动力军舰,其核心特征为外覆铁或钢制装甲,标志着海军从木质战舰向现代化舰艇的过渡。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定义与特征
    铁甲舰又称装甲舰,主要用于替代传统木制军舰,因后者无法抵御新型炮弹攻击。其船体通常由木材或混合材料构成,外层覆盖厚重铁甲,配备大口径火炮和炮塔防护,两舷及甲板均有装甲。

  2. 历史背景与发展

    • 起源:1859年11月,法国建造的全球首艘主力铁甲舰“光荣号”启航,成为里程碑。
    • 实战应用:美国内战期间,铁甲舰首次大规模投入战斗,例如1862年的汉普顿海战,直接导致木质战列舰被淘汰。
    • 技术迭代:从初期依赖风帆辅助蒸汽机,逐步发展为全钢制船体,接近20世纪军舰水平。
  3. 分类与用途
    铁甲舰用途广泛,包括公海主力战斗舰、近海防御舰及远程巡洋舰等。其设计理念为后续无畏舰、战列舰奠定了基础。

  4. 影响与意义
    铁甲舰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海战模式,还推动了海军军备竞赛,成为工业革命时期军事技术革新的象征。其坚固特性甚至衍生为成语,比喻坚不可摧的力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战例或技术参数,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详细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安登备用品潮头陈词滥调篡改徂颠蹲蹲大连理工大学砥鍊阿房宫负材矜地辅德干竭攻势工头钩挑耇造怪错官槐桂緑国务何郎粉弘量后父荒颣欢鬨活忒忒火煖婟泽检照借胎警厉靳固老哥鬑鬑僚类绿浪配列披襟解带潜水艇凄冻青瓷青田鹤升耸神颖蛇蜿诗苑瘦削刷目薯莨绸说笑苏轼肃疎他妈妈腾顿挑三豁四铁链夹棒蚊母草汙乱闲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