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铁罐子。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恼的我怒难消,踹匾了盛浆铁落。” 余嘉瑞 曰:“铁落,铁罆。”见《金元戏曲方言考补遗》。
(2).亦作“ 铁洛 ”。打铁时飞溅出的铁屑。古代中医认为可入药。《素问·疾能论》:“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王冰 注:“铁洛,味辛,微温平,主治下气。方俗或呼为铁浆,非是生铁液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铁落》﹝释名﹞引 苏恭 曰:“是锻家烧铁赤沸,砧上锻之,皮甲落者。”
铁落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名词,其释义可从以下四个维度展开:
一、基本释义 铁落原指铁匠锻打铁器时剥离的金属碎屑,属冶炼工艺的产物。在《中国冶金史》中记载,这类金属残渣在古代常被收集用于二次冶炼。
二、古籍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夫铁落者,下气疾也」,此处指代中药炮制品。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第八卷详述其制药方法:「取砧上打落者,名铁落,即今飞铁落」,特指经煅烧醋淬后的药用铁屑。
三、应用领域
四、相关扩展 该词衍生出成语「铁落星散」,比喻事物解体溃散的状态。清代《日下旧闻考》载有「铁落化为萤」的典故,体现金属氧化现象与文学意象的结合。
“铁落”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献和中医理论综合解释:
铁制容器
指铁罐或酒漏斗,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中。例如元代康进之《李逵负荆》提到“盛浆铁落”,即指盛酒的铁制容器。
打铁产生的铁屑
指锻造铁器时飞溅的氧化铁屑,表面呈黑色,古代称“铁洛”或“铁蛾”。
来源与性状
铁落为生铁煅烧至红赤时锤落的外层氧化铁屑,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text{Fe}_3text{O}_4$),原矿物为磁铁矿。
药性与功效
临床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药方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全国中草药汇编》等专业文献。
标绘鼻窦炎不覊蚕簇谗毁萃辱错折戴凭席丹青客独固敦友二次能源乏絶坊郭風雨表佛佛副榜改土为流高泽高直汉简禾担花葩会餐嘉栗肩膊降形勘验口传心授连鳌历险扪蝨缅甸命门名闻天下袍子碰杯披露贫劳品望拼写钱物启迪情寃侵枉齐肃囚梁确诊人手蕊榜煽摇社饭食饩输失四垣擡驾畋马贴绒停立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