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斥驳的意思、斥驳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斥驳的解释

驳斥。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经中于此四行,斥驳之极详。”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斥驳”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斥驳(拼音:chì bó)指在反驳他人观点时,不仅进行逻辑或事实上的否定,还带有明确的指责意味。例如:“斥驳谎言”“斥驳谬论”。该词强调在否定对方言论的同时,表达对错误观点的批评态度。


二、结构分析

组合后,“斥驳”融合了“指责”与“辩驳”的双重含义,语气较普通“反驳”更强烈。


三、用法与例句

  1. 书面语境:多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如学术讨论、司法文书等。
    例句

    “父台从来听案,就如此审事的么?不敢用刑拷问,何以连申斥驳诘,皆不肯开口呢?”(出自、)

  2. 搭配对象:常针对错误言论、观点(如“谎言”“谬论”)进行否定和批评。


四、近义词与区别


五、使用语境建议


通过综合多个来源可知,“斥驳”是兼具否定与批评的复合动词,适用于严肃语境,需根据表达意图选择使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斥驳的意思

斥驳是指对某种观点、言论或理论进行批驳、否定或反驳。

拆分部首和笔画

斥驳的拆分部首是斤和马,其中,斤是事物的名称部首,表示与事物有关;马是表示动物的部首,表示与动物有关。

斥驳的总笔画数是18画,斤的笔画数为2画,马的笔画数为10画,斤和马分别拆分对应的笔画数为:斤(1画)+斤(1画)+马(10画)+斤(1画)+马(10画)= 2画 + 10画 + 1画 + 10画 = 18画。

来源和繁体

斥驳一词源于古代的《左传·庄公四年》,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为「斥駮」。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斥驳被写作「斥駮」。其中,駮是指驳斥、否定。

例句

1. 他对那种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斥驳。

2. 这篇文章通过逻辑论证进行斥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组词

斥责、驳斥、反驳、抨击

近义词

驳斥、否定、批驳、反驳、抨击

反义词

认同、接受、赞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