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笤帚。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二四:“《集韵》云:‘ 少康 作箕帚。’其用有二:一则编草为之,洁除室内,制则匾短,谓之条帚;一则束篠为之,拥扫庭院,制则丛长,谓之扫帚。” 魏钢焰 《宝地-宝人-宝事》:“ 李德堂 一边笑,一边用条帚给她扫着。”
“条帚”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传统分类:
现代应用:
总结来看,“条帚”主要指笤帚,既有实用功能,也在历史文献中体现传统生活智慧。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农政全书》等古籍来源。
《条帚》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用竹条捆扎而成的扫帚。
《条帚》的部首是“细部”(示意绳索的丝质的绳索),笔画为10画。
《条帚》一词源于古代民间使用的扫帚工具,通过将竹条细绳扎紧,形成一个坚固的帚子,用于清除室内外的灰尘和污垢。
《条帚》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條帚」。
在古代,汉字《条帚》的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只是字形略有区别。
1. 她用《条帚》扫得房间里一尘不染。
2. 妈妈拿起《条帚》,认真地打扫地面上的垃圾。
结合《条帚》这个词,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 纖細 (xiān xì): 细长,细小。
- 點綴 (diǎn zhuì): 饰以点缀,装点。
- 無論 (wú lùn): 不管,无论。
与《条帚》相近义的词语有:
- 扫帚 (sǎo zhǒu): 一种用来清除灰尘和污垢的工具。
- 笤帚 (tiáo zhǒu): 一种用细条捆扎而成的扫帚。
与《条帚》相反义的词语有:
- 香薰 (xiāng xūn): 用香料熏制的物品,散发出香气。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