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枝条。 三国 魏 曹丕 《感离赋》:“柯条憯兮无色,緑草变兮萎黄。”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根荄蹶於此,则柯条瘁於彼。” 宋 苏辙 《伐双穀》诗:“久持不忍意,柯条益扶疎。”
(2).比喻羽翼。 明 宋濂 《宋铙歌鼓吹曲·上遣将讨张文表假道荆南其主高继冲惧奉表称臣为耀灵威》:“ 蛮荆 舆櫬称妾臣,翦拜柯条刖其根。”
“柯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本义为“枝条”
指树木的枝干或分枝,常见于古典诗文。例如:
比喻义为“羽翼”
引申为庇护、支持的力量,如明代宋濂《宋铙歌鼓吹曲》中“翦拜柯条刖其根”,暗喻去除对方的辅助势力。
部分网络释义(如“道德准则”) 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可能为引申或误读,建议以古籍及权威词典解释为准。
柯条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指柯木的细长分枝。
柯条的部首是木,总共有8个笔画。
柯条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柯》中,形容了柯树的细枝。
在繁体字中,柯条的写法没有变化。
在古代汉字中,柯条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然而,现代汉字标准化后,柯条的写法保持统一,没有特别变化。
1. 树林里的柯条交织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观。
2. 我们走进山林,一片片柯条在风中摇曳。
3. 冬天来临,树上的柯条被覆盖在一层轻薄的雪中。
柯木、柯树、柯枝、枝条、细枝、分枝。
枝条、树枝、树杈。
主干、树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