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帅;主将。 宋 范仲淹 《延州谢上表》:“臣职贰统戎,志存殄寇,所宜尽瘁,敢昧请行。”
"统戎"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向军事领域的统领职能。从构词法分析,"统"取统领、总领之意,"戎"在古汉语中常指代兵器、军队或军事行动(《说文解字》释"戎"为兵也)。二者组合形成动宾结构,特指对军队的全面掌控。
从词义发展脉络观察,该词在东汉至唐代文献中高频出现。王符《潜夫论·劝将》载"统戎三载,赏罚明具",此处强调军事统帅的权责范围。唐代李德裕《授王宰兼充河阳行营诸军攻讨使制》有"统戎之要,制胜为先"的表述,印证该词在军令文书中的规范性使用。
在具体语境中,"统戎"常与军事职官体系相关联。《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其"统戎二州,威灵显著",可见该词既包含地域性军事管辖权,又涉及统帅威仪的象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鲜少使用,主要见于历史文献研究和古籍注释领域。
(主要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14年版;《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统戎”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ǒng róng,属于历史语境中的军事术语,现代使用较少。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成语,可参考古籍或权威词典(如沪江在线词典)。
白头帖子宝章贝子才多识寡朝宁蹈机握杼洞敞顿修颿布防涝風笈锋快分设告状工区公晳鬼谋鹤粮后藏候馆后首花蚨胡雁讲赞交驩解券诘实京白精魄静因之道九井抗颜为师窠子卝人栏厩凉蟾流水线龙驭上宾蛮烟瘴雾谋臣猛将南柯蚁攀弄抛毬乐屏面洦洦扑杀此獠齐正畬耕审批权身受神文十日似若畋猎痛醉抟跃退行驮鸟橐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