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fensive
"攻势"的汉英词典释义与语用分析
1. 基本定义
"攻势"在汉语中主要指主动发起攻击或推进的态势,对应英文词汇为"offensive"或"attack"。该词强调主动性和策略性,常用于描述军事、竞技或竞争场景中的行动。例如:"军队发起了全面攻势"可译为"The army launched a full-scale offensive"(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
2. 军事与战略语境
在军事领域,"攻势"特指有计划、有组织的进攻行动,与"守势"(defensive)形成对立。例如《孙子兵法》中提到的"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即强调攻势的针对性(来源:《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牛津大学出版社,2018)。
3. 体育与商业的比喻用法
在非军事场景中,"攻势"常作为比喻,描述竞技比赛或商业竞争中的主动策略。例如:"足球队下半场加强攻势"可译为"The football team intensified their offensive in the second half"(来源:《柯林斯英汉双解词典》,HarperCollins,2020)。
4. 社会文化延伸含义
"攻势"也可用于抽象领域,如文化传播或政治宣传。例如:"文化攻势"指通过主动输出价值观扩大影响力,对应英文"cultural offensive"(来源:《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第6版,Pearson Education,2019)。
5. 语言学对比
汉语"攻势"与英语"offensive"的语义范围略有差异:前者更侧重行动本身,后者还可表达冒犯性态度(如"offensive remarks")。这一差异需在翻译中根据语境调整(来源:《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2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攻势”是一个军事术语,现也广泛用于其他领域,以下是详细解释:
指主动发起进攻的态势或行动,强调通过积极手段压制对方。例如军事中的“春季攻势”,或体育比赛中“北京队的攻势非常猛烈”。
守势:与“攻势”相对,指防御性策略或状态。
该词隐含“主动压制”的意图,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冬季攻势”侧重战略部署,而“语言攻势”则比喻言辞上的主动施压。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来源。
阿耳索普干燥烘箱半变动费用班德氏综合征苯化油成环促间质细胞激素二氯一氧化二钴番木瓜自溶酶高速车道公理化模型海得罗本催化加氢精制过程行政活动渐缩算法结果调用几乎可动式的空气透过性困扰临别的笼罩棉根流浸膏目前最新设备强光视力的权利能力上半事务处理重新启动受托代销调味酱痛觉定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