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ffensive
"攻勢"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語用分析
1. 基本定義
"攻勢"在漢語中主要指主動發起攻擊或推進的态勢,對應英文詞彙為"offensive"或"attack"。該詞強調主動性和策略性,常用于描述軍事、競技或競争場景中的行動。例如:"軍隊發起了全面攻勢"可譯為"The army launched a full-scale offensive"(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
2. 軍事與戰略語境
在軍事領域,"攻勢"特指有計劃、有組織的進攻行動,與"守勢"(defensive)形成對立。例如《孫子兵法》中提到的"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即強調攻勢的針對性(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8)。
3. 體育與商業的比喻用法
在非軍事場景中,"攻勢"常作為比喻,描述競技比賽或商業競争中的主動策略。例如:"足球隊下半場加強攻勢"可譯為"The football team intensified their offensive in the second half"(來源:《柯林斯英漢雙解詞典》,HarperCollins,2020)。
4. 社會文化延伸含義
"攻勢"也可用于抽象領域,如文化傳播或政治宣傳。例如:"文化攻勢"指通過主動輸出價值觀擴大影響力,對應英文"cultural offensive"(來源:《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第6版,Pearson Education,2019)。
5. 語言學對比
漢語"攻勢"與英語"offensive"的語義範圍略有差異:前者更側重行動本身,後者還可表達冒犯性态度(如"offensive remarks")。這一差異需在翻譯中根據語境調整(來源:《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2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
“攻勢”是一個軍事術語,現也廣泛用于其他領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指主動發起進攻的态勢或行動,強調通過積極手段壓制對方。例如軍事中的“春季攻勢”,或體育比賽中“北京隊的攻勢非常猛烈”。
守勢:與“攻勢”相對,指防禦性策略或狀态。
該詞隱含“主動壓制”的意圖,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例如“冬季攻勢”側重戰略部署,而“語言攻勢”則比喻言辭上的主動施壓。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布枯葉油乘方出借物大容量矩陣電腦技師碘乙炔扼流圈放大器分布工數據庫計算機公文體管束管制交通哈米特-朱克假定甲基代森鋅角膜淺凹介質印刷鏡面試驗鋸木工抗酵的苦杏仁腦流浪癖路徑選擇方案孟加拉玫紅密铈合金密着力試驗氣管切開鈎上下文條件實物投資孀婦鐵心外傷性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