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盖革-米勒计数管英文解释翻译、盖革-米勒计数管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Geiger-Muller counting tube

分词翻译:

盖的英语翻译:

about; annex; canopy; casing; cover; lid; shell; top; build
【化】 cap; cover; lid
【医】 cap; coping; operculum; roof; tegmen; tegmentum; veil

革的英语翻译:

change; hide; leather; transform
【化】 leather

米的英语翻译:

metre; rice
【医】 meter; metre; rice
【经】 meter

勒的英语翻译:

rein in; tie sth. tight
【医】 lux; meter candle

计数管的英语翻译:

【化】 counter tube
【医】 counting tube

专业解析

盖革-米勒计数管(Geiger-Müller counter tube),简称G-M计数管,是一种用于探测电离辐射(如α粒子、β粒子、γ射线)的气体放电型探测器。其核心原理基于入射辐射使管内惰性气体(如氩、氖)电离,产生的电子在高压电场下雪崩式倍增,形成可测量的电脉冲信号。该器件由德国物理学家汉斯·盖革(Hans Geiger)与瓦尔特·米勒(Walther Müller)于1928年共同发明,是核物理与辐射防护领域的基础设备。

一、核心结构与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

    计数管通常为圆柱形金属或玻璃外壳,中心轴向布置金属丝阳极(正极),管壳内壁为阴极(负极),内部充填惰性气体与少量淬灭气体(如乙醇、卤素)。当辐射粒子进入管内,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初级电离电子。

  2. 放电过程

    电子在阳极附近强电场(工作电压通常为800–1500V)作用下加速,引发"汤森放电"(Townsend avalanche),形成自持放电。淬灭气体通过吸收光子能量抑制连续放电,使每次辐射事件仅产生单一脉冲信号。

二、关键特性与参数

  1. 盖革区(Geiger Plateau)

    在特定高压范围内(盖革区),输出脉冲幅度与入射粒子能量无关,仅与粒子数量成正比,此特性使其适用于辐射强度测量,但无法区分辐射类型与能量。

  2. 死时间(Dead Time)

    放电后约100–500μs内无法响应新入射粒子,需通过淬灭气体或外部电路恢复灵敏度。实际计数率需进行死时间校正,公式为:

    $$ n = frac{m}{1 - mtau} $$

    其中 ( n ) 为真实计数率,( m ) 为测量计数率,( tau ) 为死时间。

三、典型应用场景

四、技术局限性

  1. 能量非依赖性:无法分辨辐射能量,需结合能谱仪使用。
  2. 高本底干扰:对宇宙射线敏感,低水平测量需屏蔽。
  3. 寿命限制:有机淬灭管约10⁹次计数寿命,卤素管寿命更长但工作电压更高。

常见辐射探测器特性对比

探测器类型 测量对象 能量分辨率 死时间 适用场景
盖革-米勒计数管 强度(计数率) 100–500 μs 快速巡检、强度监测
闪烁体探测器 能谱、强度 中–高 <1 μs γ能谱分析、医学成像
半导体探测器 能谱、强度 极高 纳秒级 高精度能谱、粒子鉴别
电离室 剂量率 微秒级 辐射防护剂量测量

权威参考文献

  1. Knoll, G. F. Radiation Detection and Measurement (4th ed.). Wiley, 2010.

    (经典核探测技术教材,详述G-M管物理机制)

  2. 安继刚. 《电离辐射探测器》. 原子能出版社, 1995.

    (中文权威著作,涵盖G-M管设计与应用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盖革-米勒计数管(G-M管)是一种用于探测电离辐射的气体电离探测器,以下是其核心信息的综合解释:

一、基本结构与组成

  1. 结构特征:由密封玻璃管构成,中心为钨丝阳极,管壁金属圆筒作为阴极()。管内充有低压惰性气体(如氩、氖)及少量猝熄气体(如卤素或乙醇),气压约为标准气压的1/15()。
  2. 电压设置:阳极与阴极间施加略低于气体击穿电压的直流高压,通常为数百伏()。

二、工作原理

  1. 电离与雪崩效应:当α、β等带电粒子进入管内,其能量使气体原子电离,释放电子。电子在电场加速下与更多气体分子碰撞,引发链式电离,产生“雪崩放电”()。
  2. 脉冲信号形成:放电导致瞬间电流脉冲,经外接电路放大后记录为计数()。
  3. 猝熄机制:猝熄气体吸收光子能量,终止放电,使计数器快速复位以探测下一次辐射()。

三、主要特点

四、历史背景

由汉斯·盖革与卢瑟福于1908年初步设计,后由盖革与米勒在1928年改进,使其适用于多种电离辐射探测()。

五、典型应用

广泛用于核辐射监测、实验室粒子计数及环境安全检查,可探测α、β粒子及部分γ/X射线()。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搜狗百科、南京新锐华核科技等来源。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编址直接存取闭域仓库侧链上的氯沉淀池传真照片弹幕胆囊郁积动态情况反应锅分数微分惯例形式交错重叠布置科耳默氏试验可调速度联邦国会领巾领土要求硫酸一铵名不副实浅滩情人人工工资率日光灯嗜曙红细胞素质实验双乳酰胺枢密院议长统一税委托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