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Corynebacterium tumescens
fat; large; loose; rich
【医】 pachy-
swelling; turgescence
【医】 boss; onco-
bar; mallet; stick; wand; good
【化】 bar; rod
account; certificate; condition; shape; state; written complaint
【医】 appearance
bacili
【医】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肥肿棒状杆菌(英文:Corynebacterium pseudotuberculos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其命名特征如下:
形态学特征
“肥肿”描述该菌感染宿主后引发的病理变化,即在淋巴结或内脏器官形成化脓性肉芽肿(类似结核结节,故称“假结核”)。
“棒状”指细菌的形态——短杆状或略弯曲的棒形,常呈V形或栅栏状排列。
致病性与宿主范围
主要感染反刍动物(如绵羊、山羊),引起干酪性淋巴结炎(Caseous Lymphadenitis, CLA),特征为淋巴结脓肿和慢性消耗性疾病。亦可感染马(致溃疡性淋巴管炎)、牛及罕见人类病例(职业暴露)。
分类与命名演变
曾用名包括 Corynebacterium ovis,现统一为 C. pseudotuberculosis。其名称中的 pseudotuberculosis(假结核)强调其病理学与结核分枝杆菌相似但不同源。
诊断与防治
实验室诊断依赖细菌培养(需特殊培养基)及PCR检测。防控以疫苗接种(如商品化类毒素疫苗)和隔离病畜为主,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
权威参考资料
注: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开放网页链接,参考资料仅标注来源名称。建议通过学术数据库(如NCBI、WOAH官网)查询详细内容。
关于“肥肿棒状杆菌”这一名称,目前公开的权威医学资料中并未明确提及该菌种。可能涉及以下两种推测性解释:
建议通过专业医学检测明确具体菌种,避免因名称混淆影响诊疗。
拗口令板脸保兑责任表面式空气冷却器齿节圆纯捐助保险大伯单遮蔽固体围场电解针电子对给体低速存储器动作电流多氧菌素厄兰公式繁重广播地址国际运输紧跟踪迹追赶离子交换平衡模型最大生产率难以置信的内脏骨突判断知识企业联合条件人类起源的丝状导管苏利南苦木皮条件方差未成熟的债权国魏克塞耳包姆氏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