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费-托合成法英文解释翻译、费-托合成法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分词翻译:

费的英语翻译:

charge; cost; expenses; fee; spend
【医】 fee
【经】 fee

托的英语翻译:

entrust; hold in the palm; plead; set off; sth. serving as a support
【化】 Torr
【医】 pad; support

合成法的英语翻译:

【计】 synthesis method
【医】 synthetic process

专业解析

费-托合成法(Fischer-Tropsch Synthesis,简称F-T合成)是一种重要的煤化工或天然气化工技术,其核心是通过催化反应将合成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液态烃类燃料(如柴油、石蜡)及其他化学品的过程。该技术名称来源于其发明者——德国化学家弗朗茨·费歇尔(Franz Fischer)和汉斯·托罗普施(Hans Tropsch),两人于1925年首次开发成功。

一、核心原理

在催化剂(常用铁、钴、镍等金属)作用下,合成气(CO + H₂)发生复杂的链增长反应,生成不同碳链长度的烷烃、烯烃及含氧有机物。主要反应通式可表示为: $$ (2n+1)text{H}_2 + ntext{CO} to text{C}ntext{H}{2n+2} + ntext{H}_2text{O} $$ 该过程实际包含多个平行反应,产物分布受催化剂类型、温度、压力等参数调控。

二、原料与工艺路线

  1. 原料来源:

    合成气可通过煤炭气化(如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如甲烷蒸汽重整)或生物质气化获得,实现碳资源高效转化。

  2. 工艺分类:
    • 高温费托(HTFT):340°C左右,产物以汽油、烯烃为主。
    • 低温费托(LTFT):220°C左右,产物以柴油、石蜡为主,选择性更高。

三、主要产物与应用

产物类型 典型应用场景
清洁柴油 替代传统燃料,降低硫排放
航空煤油 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生产
润滑油基础油 高性能润滑材料
石蜡 日化、食品包装涂层
α-烯烃 化工中间体(增塑剂、洗涤剂等)

四、技术优势与挑战

五、工业应用实例

中国宁夏煤业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采用低温费托技术,年产柴油273万吨、石蜡100万吨,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来源:国家能源集团公开报告)。南非萨索尔(Sasol)公司则利用HTFT技术生产汽油和化学品,运行超60年。

权威参考文献

  1. 美国能源部《费托合成技术综述》概述反应机理与催化剂进展(链接:doi.org/10.2172/15008860)
  2. 中科院《煤间接液化技术发展报告》详述中国工程化实践(来源: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
  3. Fischer & Tropsch 原始专利:DE 484,337 (1925)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mehrgliedriger Paraffinkohlenwasserstoffe aus Kohlenoxyden und Wasserstoff"
  4. 国际能源署《先进生物燃料路线图》分析费托生物航煤潜力(链接:iea.org/reports/advanced-biofuels)

该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路径之一,尤其在废弃碳资源(如焦炉煤气、生物质)高值化利用领域潜力显著。

网络扩展解释

费-托合成法(Fischer-Tropsch Process)是一种将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液态烃类化合物的催化反应技术,主要应用于煤炭、天然气等碳资源的间接液化。以下为详细解析:


一、基本定义

该技术由德国化学家弗朗兹·费歇尔(Franz Fischer)和汉斯·托罗普施(Hans Tropsch)于1923年发现,并于1925年完善。其核心是通过催化剂将一氧化碳(CO)和氢气(H₂)分子“组装”成不同链长的烃类(如烷烃、烯烃)及含氧化合物。


二、反应原理与化学式

  1. 主要反应
    反应以合成气(CO+H₂)为原料,在催化剂和特定条件下生成烃类和水:
    $$nCO + 2nH₂ → (-CH₂-)_n + nH₂O$$
    副反应包括水气变换反应:
    $$CO + H₂O → H₂ + CO₂$$
    通过调整条件可控制产物类型(如烷烃、烯烃等)。

  2. 催化剂
    常用催化剂包括铁基、钴基等,如纯相χ-碳化铁催化剂可显著提升煤炭液化效率。


三、产物与应用


四、技术优势

  1. 资源转化:将煤炭、生物质等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提升能源安全性。
  2. 环保性:减少直接燃烧煤炭的污染,产物硫含量低。
  3. 灵活性:通过调整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定向生产目标产物。

五、发展现状

当前技术多用于煤炭间接液化(如中国煤制油项目)和天然气制油(GTL)。新型反应器(如浆态床)和催化剂优化是研究热点。

如需完整技术细节或历史沿革,可参考国家能源局等权威机构报告。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按现行价格宝石不安全网络不凋的分类生成程序语言忿怒的附聚作用铬鞣羔革惯性除尘行政责任角铣法进动机器小时标准集总常数调谐外差频率计可替换的进口商卵裂核颅内压落叶松脂尿道刀诺昔替林欠阻尼仪器的调期轻型及中型飞机加油企业评价软骨性外生骨疣扫描剂神射手事实上的承认透明膈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