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費-托合成法英文解釋翻譯、費-托合成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分詞翻譯:

費的英語翻譯:

charge; cost; expenses; fee; spend
【醫】 fee
【經】 fee

托的英語翻譯:

entrust; hold in the palm; plead; set off; sth. serving as a support
【化】 Torr
【醫】 pad; support

合成法的英語翻譯:

【計】 synthesis method
【醫】 synthetic process

專業解析

費-托合成法(Fischer-Tropsch Synthesis,簡稱F-T合成)是一種重要的煤化工或天然氣化工技術,其核心是通過催化反應将合成氣(主要成分為一氧化碳和氫氣)轉化為液态烴類燃料(如柴油、石蠟)及其他化學品的過程。該技術名稱來源于其發明者——德國化學家弗朗茨·費歇爾(Franz Fischer)和漢斯·托羅普施(Hans Tropsch),兩人于1925年首次開發成功。

一、核心原理

在催化劑(常用鐵、钴、鎳等金屬)作用下,合成氣(CO + H₂)發生複雜的鍊增長反應,生成不同碳鍊長度的烷烴、烯烴及含氧有機物。主要反應通式可表示為: $$ (2n+1)text{H}_2 + ntext{CO} to text{C}ntext{H}{2n+2} + ntext{H}_2text{O} $$ 該過程實際包含多個平行反應,産物分布受催化劑類型、溫度、壓力等參數調控。

二、原料與工藝路線

  1. 原料來源:

    合成氣可通過煤炭氣化(如煤氣化)、天然氣重整(如甲烷蒸汽重整)或生物質氣化獲得,實現碳資源高效轉化。

  2. 工藝分類:
    • 高溫費托(HTFT):340°C左右,産物以汽油、烯烴為主。
    • 低溫費托(LTFT):220°C左右,産物以柴油、石蠟為主,選擇性更高。

三、主要産物與應用

産物類型 典型應用場景
清潔柴油 替代傳統燃料,降低硫排放
航空煤油 可持續航空燃料(SAF)生産
潤滑油基礎油 高性能潤滑材料
石蠟 日化、食品包裝塗層
α-烯烴 化工中間體(增塑劑、洗滌劑等)

四、技術優勢與挑戰

五、工業應用實例

中國甯夏煤業400萬噸/年煤制油項目采用低溫費托技術,年産柴油273萬噸、石蠟100萬噸,是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煤制油工程(來源:國家能源集團公開報告)。南非薩索爾(Sasol)公司則利用HTFT技術生産汽油和化學品,運行超60年。

權威參考文獻

  1. 美國能源部《費托合成技術綜述》概述反應機理與催化劑進展(鍊接:doi.org/10.2172/15008860)
  2. 中科院《煤間接液化技術發展報告》詳述中國工程化實踐(來源: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
  3. Fischer & Tropsch 原始專利:DE 484,337 (1925) "Verfahren zur Gewinnung mehrgliedriger Paraffinkohlenwasserstoffe aus Kohlenoxyden und Wasserstoff"
  4. 國際能源署《先進生物燃料路線圖》分析費托生物航煤潛力(鍊接:iea.org/reports/advanced-biofuels)

該技術是實現碳中和目标的關鍵路徑之一,尤其在廢棄碳資源(如焦爐煤氣、生物質)高值化利用領域潛力顯著。

網絡擴展解釋

費-托合成法(Fischer-Tropsch Process)是一種将合成氣(一氧化碳和氫氣)轉化為液态烴類化合物的催化反應技術,主要應用于煤炭、天然氣等碳資源的間接液化。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該技術由德國化學家弗朗茲·費歇爾(Franz Fischer)和漢斯·托羅普施(Hans Tropsch)于1923年發現,并于1925年完善。其核心是通過催化劑将一氧化碳(CO)和氫氣(H₂)分子“組裝”成不同鍊長的烴類(如烷烴、烯烴)及含氧化合物。


二、反應原理與化學式

  1. 主要反應
    反應以合成氣(CO+H₂)為原料,在催化劑和特定條件下生成烴類和水:
    $$nCO + 2nH₂ → (-CH₂-)_n + nH₂O$$
    副反應包括水氣變換反應:
    $$CO + H₂O → H₂ + CO₂$$
    通過調整條件可控制産物類型(如烷烴、烯烴等)。

  2. 催化劑
    常用催化劑包括鐵基、钴基等,如純相χ-碳化鐵催化劑可顯著提升煤炭液化效率。


三、産物與應用


四、技術優勢

  1. 資源轉化:将煤炭、生物質等轉化為清潔液體燃料,提升能源安全性。
  2. 環保性:減少直接燃燒煤炭的污染,産物硫含量低。
  3. 靈活性:通過調整催化劑和反應條件,可定向生産目标産物。

五、發展現狀

當前技術多用于煤炭間接液化(如中國煤制油項目)和天然氣制油(GTL)。新型反應器(如漿态床)和催化劑優化是研究熱點。

如需完整技術細節或曆史沿革,可參考國家能源局等權威機構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