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
行政责任(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是法律主体因违反行政法规或未履行法定职责而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在中国法律体系中,该概念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定义与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行政责任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违反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强制性义务。例如,政府部门滥用职权或企业未履行环保义务均属此类。
适用对象
包含两类主体:一是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如违规审批行为),二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如违反工商登记规定)。中国法律出版社《行政法概论》指出,责任认定需基于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因果关系。
实现方式
主要通过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执照)和行政处分(如公务员警告、降级)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强调,责任追究须遵循法定程序和比例原则。
与刑事责任的区别
行政责任侧重于维护行政管理秩序,处罚力度较轻;而刑事责任涉及犯罪行为,由国家司法机关依据刑法裁决。二者可并行追究,如安全生产事故中既面临行政处罚又涉及刑事起诉的案例。
行政责任是行政法体系中的核心概念,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阐释:
行政责任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相关主体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而需承担的法律后果。包含两方面:
•法定性:以《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责任形式由法律明确规定;
•主体双重性:既包括行政机关(如政府职能部门),也涵盖行政相对人(如企业或个人);
•责任复合性:既包含惩罚性措施(如罚款),也涉及补救性义务(如赔偿损失)。
|||
|----|----|
|行政处罚 | 对行政相对人的外部制裁,如罚款、行政拘留(依据《行政处罚法》第2条) |
|行政处分 | 行政机关内部的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适用于公务员) |
|特殊责任 | 政府机关因违法行政导致的赔偿(如国家赔偿) |
实施过程需遵循:
区别于道德约束,行政责任具有强制执行力,不履行将引发法律后果。例如公务员未回应公民合法诉求可能被追责,而不仅是道德谴责。
注:完整法律条款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国家赔偿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