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Schoenherr-Hessberger process
电弧固氮法(英文:Arc Process/Birkeland-Eyde Process)是一种通过人工模拟闪电效应实现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工业方法。该方法利用高压电弧产生3000℃以上的高温,促使空气中的氮气(N₂)和氧气(O₂)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其核心化学反应为:
$$
N₂ + O₂ xrightarrow{text{电弧}} 2NO
$$
随后NO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氮(NO₂),最终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₃),为农业化肥生产提供原料。
该技术由挪威科学家Kristian Birkeland和Sam Eyde于1903年首次实现工业化应用,被视为20世纪初合成氨技术普及前最重要的固氮手段。其原理与自然闪电固氮过程高度相似,但能量效率较低(仅约2%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因此现代工业中已被哈伯法(Haber Process)取代。
科学依据:
权威文献引用:
电弧固氮法是一种早期的人工固氮技术,主要通过高压电弧产生的高温促使氮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原理
利用电弧放电时瞬间产生的3000-3500℃高温,使空气中的氮气(N₂)与氧气(O₂)结合生成一氧化氮(NO)。该反应可表示为:
$$
text{N}_2 + text{O}_2 xrightarrow{text{高温}} 2text{NO}
$$
生成的NO进一步氧化并与水反应形成硝酸(HNO₃),最终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
2. 技术条件
• 电压要求:需至少5kV以上电压以击穿空气形成电弧;
• 能耗问题:此方法耗电量极大,且产率较低(仅约2-5%),导致成本高昂。
3. 历史应用与局限性
20世纪初曾用于硝酸制备,但因其效率低、经济性差,逐渐被哈伯法(合成氨工艺)取代。目前仅作为化学史和固氮技术发展的典型案例被提及。
英文名称
该方法的英文为“Schoenherr-Hessberger process”,以发明者命名。
包络面波纹管式压力计裁断机残留应变存货投资周期钉绊顶心杜松素非得福利国家辅助存储管理搞糟管理控制会计红旗回流式压缩机霍-斯二氏现象街车广告结婚的拒给卡波金没食类鞣料面向应用的模拟发生器努斯包姆氏腕带牵前肌丘疹鳞屑性的示例选择舒尔策氏束脱铁铁朊未付款的设股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