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Borrelia obermeieri; Spirochaeta obermeieri
奥伯迈尔氏螺旋体(Obermeier's spirillum)是回归热病原体——回归热疏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的旧称。这一术语源于19世纪德国医生奥托·奥伯迈尔(Otto Obermeier)的发现,他在1868年首次在回归热患者血液中观察到这种螺旋形微生物。该名称在现代微生物分类中已被取代,但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命名来源
以发现者奥托·奥伯迈尔命名,后缀“氏”表示归属关系,“螺旋体”描述其螺旋状形态特征。奥伯迈尔通过显微镜在患者血涂片中确认了病原体与疾病的关系,为回归热的病原学奠定基础。
现代分类地位
根据微生物分类学更新,该病原体现归为螺旋体目(Spirochaetales)疏螺旋体属(Borrelia),学名Borrelia recurrentis。其形态为纤细螺旋状,长约10–30 μm,可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或染色血涂片观察。
临床关联
该病原体引起虱传回归热(Louse-borne relapsing fever),特征为周期性高热、头痛及肝脾肿大。其致病机制与病原体周期性变异抗原、逃避宿主免疫应答密切相关。
:Obermeier O. Vorkommen feinster, eine Eigenbewegung zeigender Fäden im Blute von Recurrenskranken. Centralblatt für die medicinischen Wissenschaften. 1873; 11:145-147.(原始发现文献)
:Baron S, ed. Medical Microbiology. 4th edition. Galveston: University of Texas Medical Branch; 1996. Chapter 37: Borrelia.(分类学依据)
:Warrell DA, Cox TM, eds. Oxford Textbook of Medicine. 5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病理机制与临床表现)
注:术语“奥伯迈尔氏螺旋体”现多用于历史语境,当代医学文献统一采用“回归热疏螺旋体”(Borrelia recurrentis)作为规范学名。
"奥伯迈尔氏螺旋体"(Borrelia obermeieri)是医学专业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该术语指一种螺旋体属微生物,属于包柔氏螺旋体科(Borrelia),是引起回归热(relapsing fever)的病原体之一。其拉丁学名中的"obermeieri"源自德国医生Otto Obermeier的姓氏,他在1868年首次发现该病原体。
医学意义 作为回归热的致病菌,其传播媒介主要为体虱或蜱虫。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周期性高热(每3-10天反复发作),伴随头痛、肌痛等症状,需通过血液涂片检测或血清学试验确诊。
命名沿革 在早期文献中曾被称为"Spironema obermeieri",现根据国际细菌命名法规已统一归入包柔氏螺旋体属。不同文献中的命名差异反映了微生物分类学的历史演变。
该术语主要用于医学微生物学领域,在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具有特定指代意义。如需了解更详细的细菌特性或疾病诊疗方案,建议查阅最新版《医学微生物学》教材或WHO相关指南。
本能船方选择权触施初始字掸帚发报返滴定法共同路由选择鼓风炉炉渣滑石的花蝇属挥发性乘积货币储备加法的结构长度激发极组记忆缺失可逆循环鳞毛蕨属硫酸四价铀起始能软扇区记录格式上控制限闪光玻璃神经过敏症树脂管甜头同乡腿型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