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膏蕈素英文解释翻译、鹅膏蕈素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amanitin; amanitine
分词翻译:
鹅的英语翻译:
goose
膏的英语翻译:
cream; fat; grease; oil; ointment; paste
【建】 cream
蕈的英语翻译:
【医】 fungi; fungus; mushroom
素的英语翻译:
element; native; plain; usually; white
【建】 chart
专业解析
鹅膏蕈素(É Gāo Xùn Sù),英文为Amatoxin,是一类存在于某些毒蘑菇(特别是鹅膏菌属 Amanita 中的部分种类,如致命鹅膏 Amanita phalloides)中的剧毒环肽化合物。它是导致蘑菇中毒死亡的最主要毒素类型。
以下从汉英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
基本定义与特性 (Basic Definition & Characteristics)
- 鹅膏蕈素是一组结构密切相关的双环八肽(由8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分子,具有两个环)毒素的总称。其主要成分包括α-鹅膏蕈碱 (α-Amanitin)、β-鹅膏蕈碱 (β-Amanitin)、γ-鹅膏蕈碱 (γ-Amanitin) 等,其中α-鹅膏蕈碱毒性最强且最为常见。
- 特性:无色、无味、耐高温(常规烹饪无法破坏其毒性)、水溶性。
-
作用机制 (Mechanism of Action)
- 鹅膏蕈素的主要靶器官是肝脏和肾脏。
- 其核心毒性机制是强烈抑制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RNA聚合酶II (RNA polymerase II)。该酶负责信使RNA (mRNA) 的合成,是蛋白质合成的关键步骤。
- 抑制RNA聚合酶II导致细胞无法合成新的、必需的蛋白质,最终引发细胞死亡(尤其是肝细胞),造成严重的肝坏死和肾功能衰竭。
-
中毒症状与后果 (Symptoms & Consequences of Poisoning)
- 潜伏期长: 通常在误食含鹅膏蕈素的蘑菇后6-24小时(甚至更长)才出现症状,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 分期症状:
- 第一期 (胃肠炎期): 剧烈腹痛、呕吐、腹泻(水样便),可能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通常在摄入后6-24小时出现。
- 第二期 (假愈期): 胃肠症状暂时缓解,患者感觉好转,但此时毒素正在对肝脏和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通常在摄入后24-48小时。
- 第三期 (肝肾功能衰竭期): 重新出现恶心、呕吐,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肝区疼痛、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少尿或无尿、肝性脑病(意识模糊、昏迷)。通常在摄入后72-96小时或更晚出现。
- 后果: 如不及时有效治疗,中毒者可因急性肝衰竭、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或颅内出血而死亡,死亡率极高。
-
来源与分布 (Source & Distribution)
- 主要存在于鹅膏菌属 (Amanita) 的某些剧毒物种中,特别是:
- 致命鹅膏 (Amanita phalloides - Death Cap)
- 白毒伞 (Amanita verna - Destroying Angel)
- 鳞柄白毒伞 (Amanita virosa - Destroying Angel)
- 也少量存在于某些盔孢伞属 (Galerina) 和环柄菇属 (Lepiota) 的蘑菇中。
-
诊断与治疗 (Diagnosis & Treatment)
- 诊断: 基于误食史、临床症状(尤其是潜伏期长和假愈期)、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生物样本(血液、尿液)中检测到鹅膏蕈素(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HPLC-MS/MS)。
- 治疗: 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识别、积极支持治疗和清除毒素:
- 洗胃/活性炭: 在摄入早期(潜伏期内)可能有效。
- 强化支持治疗: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循环稳定、保护重要器官功能。
- 药物: 使用水飞蓟宾(Silymarin,如西利马林)、青霉素G、N-乙酰半胱氨酸(NAC)等药物,可能有助于保护肝细胞或干扰毒素的肝肠循环。
- 血液净化: 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可能有助于清除毒素。
- 肝移植: 对于发生不可逆肝衰竭的患者,肝移植是挽救生命的最后手段。
鹅膏蕈素 (Amatoxin) 是剧毒蘑菇(如致命鹅膏)中含有的致命毒素,通过抑制RNA合成导致肝肾功能衰竭。其无色无味、耐热、潜伏期长的特性使其极其危险。预防中毒的关键是绝不采食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一旦怀疑误食,应立即携带剩余蘑菇样本前往医院急诊科就医。
参考来源: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 (CDC) - 蘑菇中毒概述
- 北美真菌学协会 (NAMA) - 有毒蘑菇委员会
- 《毒理学杂志》(Journal of Toxicology) - 关于鹅膏蕈素毒理机制的综述
- 欧洲中毒中心与临床毒理学家协会 (EAPCCT) - 蘑菇中毒处理指南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 毒蘑菇中毒诊断与处理原则
网络扩展解释
鹅膏蕈素通常指鹅膏蕈(一种真菌)中含有的毒素,尤其是鹅膏毒素(Amatoxin),其核心信息如下:
1.基本定义
- 鹅膏蕈:古书记载的真菌植物,因外形似鹅蛋得名,宋代《菌谱》描述其“状类鹅子,味甘滑”。但部分种类含剧毒。
- 鹅膏蕈素:即鹅膏毒素,是毒鹅膏菌(如致命白毒伞)中的环状八肽化合物,毒性极强。
2.化学特性
- 结构:属于环状八肽,分子量约900道尔顿(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128计算,公式为:
$$
8 times 128 - 18 times 8 = 898
$$
因环状结构比链状多脱去一分子水)。
- 稳定性:耐高温和酸碱,烹饪无法破坏。
3.毒性机制
- 抑制RNA聚合酶,阻断细胞蛋白质合成,导致肝、肾细胞坏死,误食后6-24小时出现呕吐、腹泻,后期器官衰竭致死。
4.历史记载
- 明代《本草纲目》提及香蕈分类,但未明确区分有毒种类。现代研究证实其毒性成分。
5.相关注意
- 鉴别:非专业人员难以区分可食菌与毒鹅膏菌,避免野外采食。
- 治疗:中毒后需立即就医,早期洗胃并注射解毒剂(如青霉素、水飞蓟素)。
如需进一步了解鹅膏毒素的分子结构或中毒案例,可参考生物化学或毒理学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奥利佛氏征闭子句超极化性弹子范斯莱克氏试验感光防护纸共粘剂关节内异物钴黑鬼哭狼嚎黑子红细胞增多症家蝇经济背景浸染决定财产从属权的诉讼莱特洛霉素冷压焊接离去的离心罐卵中纬线明矾石名誉顾问莫氏推拔绞刀脑干旁区纳税储备洽商视网膜自感性的睡前期推导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