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contracting party; contracting power; contracting states
在国际法语境中,“缔约国”(Contracting State)指正式签署并批准某一国际条约的主权国家,该术语对应英文“Contracting State”或“Contracting Party”。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条第1款的定义,缔约国需通过签署、批准、接受或核准等方式明确表示同意受条约约束。
缔约国具备三项核心特征:第一,需为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实体;第二,须完成特定条约的国内法定批准程序,如中国加入《巴黎协定》需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第三,自交存批准书或加入书之日起,承担条约规定的权利义务,例如按时提交履约报告。
在国际实践中,缔约国地位可通过三种方式取得:签署后批准(如《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直接加入(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续加入国)以及继承(如南苏丹继承苏丹签署的部分条约)。缔约国与非缔约国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国际责任承担方面,根据《国家责任条款草案》第34条,条约义务仅对缔约国产生法律约束力。
缔约国的定义和核心特点如下:
缔约国指签署并同意受国际条约约束的主权国家。无论是最初参与制定条约的国家,还是后续自愿加入的国家,只要正式签署或批准条约,均属于缔约国。例如《生物多样性公约》的196个缔约国需共同履行保护生态的承诺。
根据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的认定与条约是否生效无关,仅需满足“同意承受条约约束”这一条件。这意味着国家即使未完成国内批准程序,只要签署条约即承担临时义务。
《联合国宪章》的51个创始缔约国在1945年通过签署条约成立联合国,后续新增会员国需申请并经安理会批准。
如需了解具体条约的缔约国名单,可通过联合国条约数据库(treaties.un.org)查询实时数据。
艾伦氏疗法阿克隆德氏变形安放垫片环槽保险业者刺人的电源散热定域条纹动脉交感神经切除术法律词句的引伸义阀锥体副驾驶员干燥硫酸钙关键组分管理控制节距借用开出日期颅骨穿孔名字查找规则皮基尼氏综合征平移运动乳酸脱氢酶室内杂音手携互话机水力交流发电机数据自动采集中心输入差错斯氏伊蚊土马ㄇ属委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