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放线菌英文解释翻译、牛放线菌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actinocladothrix; Actinomyces bovis; Sphaerotilus bovis
分词翻译:
牛的英语翻译:
cattle; moggy; moo-cow; neat; ox
【医】 Bos taurus; fauro-
放线菌的英语翻译:
【化】 actinomycetes
【医】 Cladothrix actinomyces; ray funli; Streptothrix bovis communis
专业解析
牛放线菌(Actinomyces bovis)是放线菌属(Actinomyces)的一种革兰氏阳性(G⁺)、丝状、分枝杆菌,主要引起牛的放线菌病(Actinomycosis),俗称“木舌病”(Wooden tongue)。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学名与分类地位
- 学名:Actinomyces bovis Harz 1877
- 分类:细菌域(Bacteria)> 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 放线菌纲(Actinomycetes)> 放线菌目(Actinomycetales)> 放线菌科(Actinomycetaceae)> 放线菌属(Actinomyces)
- 命名来源:由德国科学家 Carl Otto Harz 于 1877 年首次描述并命名,因在牛身上发现而得名(bovis 在拉丁语中意为“牛的”)。
-
病原特性
- 形态与染色:革兰氏阳性杆菌,常呈分枝状、丝状或棒状,在病灶内可形成肉眼可见的黄色颗粒状菌块,称为“硫磺样颗粒”(Sulfur granules)。显微镜下,这些颗粒中心为交织的菌丝,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的棒状体(菌鞘)。
- 培养特性:专性厌氧或微需氧菌,生长缓慢(需 2-7 天),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粗糙、不透明、白色或灰白色、不溶血的小菌落。
- 生化特性:通常过氧化氢酶阴性,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等产酸不产气,不发酵甘露醇、木糖(区别于其他放线菌)。
-
致病性与疾病(牛放线菌病)
- 主要宿主与感染途径:主要感染牛(尤其是青年牛),通过口腔粘膜(如被带刺饲料、尖锐秸秆刺伤)或皮肤伤口侵入。
- 典型病变:
- 木舌病:最常见于舌部,导致舌组织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炎症,舌体变硬、肿大、疼痛,活动受限,影响采食和咀嚼,故名“木舌”。
- 颌骨放线菌病:感染可蔓延至下颌骨或上颌骨,引起骨膜炎、骨髓炎,导致骨质溶解和增生,形成特征性的、坚硬且界限不清的肿胀(“大颌病”Lumpy jaw),可能形成瘘管排出脓液和硫磺样颗粒。
- 其他部位:偶尔可感染淋巴结、皮肤、乳房等软组织。
- 致病机制:细菌侵入组织后,引发慢性化脓性炎症,形成肉芽肿和脓肿,并刺激周围组织(尤其是骨组织)增生。硫磺样颗粒是细菌在组织中形成的微菌落,是重要的诊断特征。
-
诊断与治疗
- 诊断:基于临床症状(木舌、颌骨肿胀)、脓液中检出硫磺样颗粒,以及显微镜检查(革兰氏染色见G⁺分枝杆菌)、微生物培养(厌氧环境)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
- 治疗:首选青霉素G(大剂量、长疗程,通常数周至数月)。碘化钾可作为辅助治疗。严重骨病变或瘘管可能需要外科清创或引流。
-
公共卫生意义
- 牛放线菌主要引起牛病,对人类致病性较低。人类放线菌病主要由其他放线菌种(如Actinomyces israelii)引起。
权威参考来源:
- Merck Veterinary Manual:提供牛放线菌病的详细概述、症状、诊断和治疗。 https://www.merckvetmanual.com/generalized-conditions/actinomycosis/actinomycosis-in-animals
- MSD Veterinary Manual:内容与Merck Veterinary Manual一致,是兽医领域的标准参考。 https://www.msdvetmanual.com/generalized-conditions/actinomycosis/actinomycosis-in-animals
- Microbe Notes: Actinomyces bovis - An Overview:提供微生物学特性(形态、培养、生化)的详细信息。 https://microbenotes.com/actinomyces-bovis/
- Iowa State University - Center for Food Security and Public Health: Actinomycosis:包含病原学、传播、宿主、临床症状、诊断和治疗信息。 https://www.cfsph.iastate.edu/Factsheets/pdfs/actinomycosis.pdf (PDF文档)
- The Cattle Site: Actinobacillosis (Wooden Tongue) and Actinomycosis (Lumpy Jaw):区分由牛放线菌引起的“木舌病”和由林氏放线杆菌引起的“放线杆菌病”,并详细描述症状和管理。 https://www.thecattlesite.com/diseaseinfo/235/actinobacillosis-wooden-tongue-and-actinomycosis-lumpy-jaw/
-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Actinomycosis:虽然主要关注人放线菌病(由其他种引起),但提供了放线菌属的基本生物学和疾病特征背景。 https://www.cdc.gov/actinomycosis/index.html
网络扩展解释
牛放线菌是引起牛放线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属于放线菌科。该病是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传染病,以头、颈、下颌骨及舌部形成坚硬肿胀(俗称“大颌病”或“木舌病”)为特征。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
1.病原学特征
- 生物学特性:牛放线菌(Actinomyces bovis)为革兰氏阳性杆菌,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在病灶脓液中可形成肉眼可见的黄色硫磺样颗粒(菌块)。
- 致病性:主要侵害骨骼组织(如上下颌骨),导致骨组织增生、坏死及瘘管形成,而林氏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lignieresii)则多感染软组织如舌、皮肤等。
2.感染途径与症状
- 传播途径:通过破损的口腔黏膜或皮肤接触被污染的土壤、饲料、饮水感染,尤其是牛换牙期或采食带芒刺的干草时易发。
- 典型症状:
- 骨骼病变:下颌骨肿大如石,界限清晰,无热痛,严重时牙齿松动、呼吸困难。
- 软组织病变:舌部肿胀变硬(“木舌”),乳房出现硬结或脓肿,流脓性分泌物。
3.诊断与治疗
- 诊断:依据典型症状结合脓液中硫磺样颗粒镜检,或通过细菌培养确认病原。
- 治疗:
- 局部处理:切开脓肿引流,用碘酊或高锰酸钾冲洗后填塞碘纱布。
- 抗生素:青霉素(对牛放线菌敏感)、链霉素(对林氏杆菌有效)需大剂量长期使用。
4.预防措施
- 饲养管理:避免饲喂带刺饲料,定期检查口腔,保持圈舍清洁以减少皮肤损伤风险。
- 环境控制:避免在低洼潮湿地区放牧,减少病原体在环境中的滋生。
5.公共卫生意义
牛放线菌病为人畜共患病,人类可通过伤口接触感染,但病例罕见,多见于畜牧业从业者。
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可有效降低该病发生率,早期发现时及时治疗可减少经济损失。如需更详细诊疗方案,建议参考兽医专业指南或文献。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侧压车间风管待协商的运费率丹尼什氏现象电子论钙蓝石搁物架固定掩摸只读存储器国家的海米托缓期回去颈核径向活塞泵集体归化九个居里点抗驱梅疗法的扩散算法蓝藻蛋白六苯丁锡氧流动资金漏泄电流梅因斯提蒸发器社会生活视觉舒适束缚分子髓鞘脱失外长微型计算机机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