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里点(Curie point)是材料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铁磁性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失去自发磁化特性,转变为顺磁性状态的临界温度值。该术语源于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在1895年对铁磁材料热力学行为的开创性研究。
从微观机制分析,当温度达到居里点时,材料内部磁畴的有序排列被热运动破坏,导致宏观磁性消失。这一现象可通过磁化率(χ)与温度(T)的关系公式表达: $$ chi = frac{C}{T - T_C} quad (T > T_C) $$ 其中C为居里常数,TC即居里点温度值。
在工程应用中,居里点参数对磁性材料的选择具有决定性作用。例如:
权威研究显示,典型材料的居里点参数为:纯铁(770℃)、钴(1131℃)、镍(358℃),而铁氧体材料可通过成分调配在80-600℃范围内调控。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建议采用居里-外斯定律作为该现象的标准理论模型。
居里点(Curie Point),又称居里温度(Curie Temperature),是磁性材料的重要物理特性参数,具体解释如下:
居里点是指铁磁性或亚铁磁性物质转变为顺磁性物质的临界温度。当温度低于居里点时,材料表现为铁磁性(强磁性,磁畴有序排列);当温度超过居里点后,材料失去自发磁化能力,转变为顺磁性(弱磁性,磁矩无序)。
居里点由材料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决定。例如:
该现象由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居里夫人的丈夫)于19世纪末首次发现。他观察到磁石加热至特定温度后磁性消失,后人将此温度命名为“居里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材料的居里温度或技术应用,可参考权威物理教材或材料科学文献。
波函数正交性岑克尔氏心肌软化重印筹备期间保险登载电解炉放电电流附肌带概念框架核消耗缓刑释放火线加法定律焦炭残渣鲸醋油开关曲线苦恼的裂片目标程序库编辑程序尿分泌减少葡萄疮润滑剂之整体熔点闪光效应绳接头绳木舌龈角受理上诉的受支配的调整表格铁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