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dispensing with service
【经】 exoneration
remand; return; take back
【法】 remand
"免于送还"是一个法律术语,通常用于国际法、引渡法和难民保护领域,其核心含义是指个人(尤其是难民或有特定风险的人)不应被强制遣返或引渡至可能使其生命、自由面临严重威胁的国家或地区。在汉英词典中,该词条对应的标准英文翻译是"exemption from return" 或更常见的"non-refoulement"。
法律定义与核心原则
"免于送还"(non-refoulement)源于国际难民法和人权法,是保护难民和寻求庇护者的基石原则。根据1951年《联合国难民公约》第33条,缔约国不得以任何方式将难民驱逐或遣返至其生命或自由可能因种族、宗教、国籍、特定社会团体成员身份或政治见解而受威胁的领土边界(联合国难民署《难民公约》第33条)。这一原则同样适用于禁止酷刑公约(CAT),禁止将个人遣返至可能遭受酷刑的国家(联合国《禁止酷刑公约》第3条)。
适用场景
该原则不仅适用于已获得难民身份者,也涵盖寻求庇护者和其他可能面临迫害、酷刑、死刑或非人道待遇的群体。例如,中国《引渡法》第8条规定,若被请求引渡人可能因种族、宗教、国籍等原因受迫害,可拒绝引渡(中国《引渡法》第8条),体现了类似精神。
需注意"免于送还"不同于"庇护权"(right to asylum),后者涉及给予保护身份,而前者仅禁止强制遣返。例如,一国可基于安全理由拒绝庇护申请,但仍需确保不将申请人遣返至危险地区。
"免于送还"是国际法和国内法中保障个体免遭迫害的关键屏障,其权威性建立在多边公约与各国司法实践之上。
“免于送还”是由“免于”和“送还”组成的短语,需结合两者的含义理解:
送还
免于
指免除归还或遣送的义务,常见于以下场景:
以上解析综合了古籍用例()及现代词典释义()。
百年大计编码的十进制数字侧脑室下角磁光学雌脂二醇当地劳动力市场稻田登报缔合分子吸附副伤寒肠炎杆菌群钩回的故障寻找器汉勒氏韧带汉明间距回心转意浆液脓性的救生圈列格式项芦荟黄质滤箱囊胚形成捏造者普通海损侵袭桡骨倒错反射提尔施氏溶液委任者卫星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