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obliterans arteriosclerosis
闭塞性动脉硬化(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一种以动脉内膜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中、小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组织缺血缺氧。该术语在汉英医学词典中对应英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属于外周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的亚型。
闭塞性动脉硬化的核心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伴随内膜增厚和管腔狭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脂血症。典型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运动后肢体疼痛)、肢体远端皮温降低,严重者可出现静息痛或组织坏死。根据《实用内科学》(第16版),下肢动脉受累占病例的80%以上,上肢较少见。
诊断依据包括踝肱指数(ABI)检测、多普勒超声及CT血管成像(CTA)。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发布的《中国闭塞性动脉硬化诊疗指南(2024年版)》建议,ABI<0.9可作为筛查指标。治疗采用阶梯化方案:基础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介入治疗以血管成形术为主;终末期病例需血管旁路移植术。
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我国40岁以上人群ASO患病率达6.4%,吸烟者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3-5倍。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因外周动脉疾病导致的截肢病例中,60%与未规范治疗的ASO相关。
闭塞性动脉硬化是一种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慢性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周围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供血组织缺血甚至坏死。以下是详细解释:
闭塞性动脉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的表现。其核心机制是动脉内膜因脂质沉积、纤维增生等形成粥样斑块,逐渐导致管腔狭窄或完全闭塞。若斑块破裂或继发血栓形成,会进一步加重血流中断。
需注意与血管炎(如大动脉炎)引起的动脉闭塞区分,后者属于免疫性炎症病变。
该病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需综合控制基础疾病和改善生活方式以延缓进展。若出现肢体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血管状况。
按键打孔机白莨菪并眼畸胎成折移植片沉着错误分析胆囊管碎石术得当电流控制开关丁字接头放气开关俯的公式处理语言共轴开关过程栈函数冒险后天耐受性价格标准加香洗涤剂紧固零件口头合同棉塞泥状沉淀漆树属驱上班号输入设备算命锁眼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