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英文解释翻译、轮胎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tire; tyre
【化】 tire; tyre
相关词条:
1.tire 2.wheelband 3.pneumatics 4.doughnuttire
例句:
- 这条轮胎磨损得很厉害,不能再用了。
This tyre is so worn that it is no longer usable.
- 你能给检查一下轮胎吗?
Could you give the tyres a check, please?
- 我发现轮胎上扎著一根钉子。
I found a nail sticking in the tyre.
- 这轮胎太硬,要减少一点压力。
The tyre is too hard reduce the pressure a bit.
- 很多东西使水污染,例如轮胎、垃圾和塑胶袋。
Many things pollute water, such as tires, trash, and plastic bags.
- 他经售油脂,轮胎和汽油。
He deals in oil, tyres and petrol.
- 这辆汽车的轮胎气不足了。
The tires of this car don't have enough air in them.
- 这条轮胎已经磨平了,你应该换一条新的。
There is no tread on the tire - you should put on a new one.
分词翻译:
轮的英语翻译:
annulus; ring; take turns; wheel
【医】 wheel
胎的英语翻译:
embryo; fetus; padding; tyre
【医】 fetus; foetus
专业解析
轮胎(lúntāi)是车辆行驶系统中直接接触地面的环形弹性组件,其英文对应词为"tire"(美式拼写)或"tyre"(英式拼写)。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轮胎指"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车轮外围安装的环形橡胶制品,内充压缩空气,起承载、减震等作用"。
结构组成包含:
- 胎面(tread):与地面接触的耐磨层,刻有花纹以增强抓地力
- 胎侧(sidewall):连接胎面与轮毂的柔性部分,标注规格参数
- 帘布层(carcass):多层纤维或钢丝构成的支撑结构
- 气密层(inner liner):现代无内胎轮胎特有的橡胶密封层
材料学角度,轮胎主要采用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如丁苯橡胶)的混合材料,配合炭黑补强剂和硫化工艺制造。《橡胶工业手册》指出,子午线轮胎含钢丝帘线比例可达15-25%,赋予更强的承载能力。
功能特性包括:
• 承载车体重量(载重指数对应最大承载能力)
• 传递驱动力与制动力(摩擦系数影响制动距离)
• 缓冲路面冲击(通过胎压调节实现减震)
• 保持行驶方向稳定性(胎面花纹设计影响排水性)
术语使用规范方面,《牛津英语词典》明确"tire"为美式英语首选拼写,"tyre"则多用于英联邦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轮胎规格标注为:断面宽度/扁平比+结构类型+轮辋直径(如205/55R16)。
网络扩展解释
轮胎是车辆的重要部件,通常由橡胶和增强材料制成,安装在轮毂上,直接与地面接触。以下是其核心解释:
1.基本定义
轮胎是环形弹性结构,包裹在车轮外缘,通过充气形成弹性体,主要承担以下功能:
- 支撑车体重量:承受车辆及载重的垂直负荷。
- 缓冲震动:利用内部气压和弹性结构减少路面颠簸对车体的冲击。
- 传递动力:将发动机驱动力或制动力传递到路面,驱动或制动车辆。
- 保持方向:通过胎面花纹与地面的摩擦力控制行驶方向。
2.主要结构
- 胎面(Tread):接触地面的部分,带有花纹以增强抓地力和排水性。
- 胎侧(Sidewall):连接胎面与胎圈,标注品牌、规格等信息,并保护胎体。
- 胎体(Carcass):多层帘布层构成的主体结构,决定轮胎强度。
- 带束层(Belt):位于胎面下方,通常为钢丝层,增强稳定性并防止穿刺。
- 胎圈(Bead):与轮毂接触的环形钢丝圈,确保轮胎紧密固定在轮毂上。
3.常见分类
- 按季节:夏季胎(注重干湿地性能)、冬季胎(深花纹、软胶质防滑)、全季胎(兼顾四季)。
- 按用途:乘用车胎、卡车胎、赛车胎(高性能)、越野胎(深沟槽抗磨损)。
- 按结构:斜交胎(帘布层交叉排列,成本低)、子午线胎(帘线呈辐射状,主流类型,耐磨省油)。
4.关键参数
- 尺寸标识:如“205/55 R16”中,205为胎宽(毫米),55为扁平比(胎高/胎宽百分比),R代表子午线结构,16为适配轮毂直径(英寸)。
- 载重指数与速度等级:如“91V”表示最大载重615公斤,最高时速240公里/小时。
5.维护与更换
- 胎压监测:需定期检查,胎压不足会增加油耗和爆胎风险。
- 磨损指示:胎面磨损至极限标记(1.6毫米)时需更换。
- 更换周期:通常建议每5-6年或行驶6-8万公里更换,即使无明显磨损(橡胶会老化龟裂)。
若需进一步了解轮胎制造工艺或具体品牌特性,可提供更具体的方向以便补充说明。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白纹杆菌不动菌不赞成惩办赤型双间同立构聚合物儿茶酸仿羊皮纸肥厚性输卵管炎骨髓X线照相术海雀红细胞色素比率怀二心的桦木制的混合盐活动照相分析研究浆膜粘蛋白寄存器栈军令空头业主两可阴离子马丁-侯虞钧方程尿色肽原契约上的承认权力机构揉术乳吩咛实用服务设施程序体格缺陷投保者图-代二氏现象推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