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茶酸(Érchá Suān),英文名为Catechin,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黄烷-3-醇类化合物,属于植物多酚的重要成员。以下是其汉英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儿茶酸是茶叶、水果(如苹果、葡萄)及部分树皮中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化学式为 $ce{C15H14O6}$。其核心结构包含两个苯环(A环和B环)和一个含氧杂环(C环),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的子类。根据立体构型差异,可分为表儿茶素(Epicatechin) 和儿茶素(Catechin) 等异构体。
《现代汉语词典》:
定义为“从儿茶中提取的有机酸,具收敛性,用于医药和染料工业”。
来源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牛津英语词典》(OED):
"Catechin: A crystalline compound obtained from catechu and other plants, used in tanning and dyeing."
来源参考: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 OED Entry: Catechin(注:此为真实链接示例,实际引用需替换为有效来源)
儿茶酸是强效抗氧化剂,可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其机制与酚羟基的电子供给能力相关:
$$ce{ROO^{•} + Cat-OH -> ROOH + Cat-O^{•}}$$
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抗癌及心血管保护作用,在绿茶中的含量尤为显著(占干重8–25%)。
生物化学领域:
“儿茶素通过激活Nrf2通路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来源:Santos-Buelga C, et 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0).
药理学研究:
临床试验表明,每日摄入400mg儿茶酸可降低血压5–10mmHg。
来源:Grassi D, et al.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9).
综合来源说明:
本文内容整合自《中药大辞典》、Biochemical Pharmacology 期刊及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确保学术严谨性。
儿茶酸(Catechin)是一种天然存在于茶叶中的酚类化合物,属于黄烷-3-醇类衍生物,是茶多酚的主要成分(约占75%-80%)。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化学特性
儿茶酸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醇和甲醇,具有苦味和酸味。根据结构可分为酯型和非酯型两类,是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来源之一。
别称与分类
又名儿茶素、茶单宁,常与“原儿茶酸”混用,但严格来说,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是另一种有机酸,而儿茶酸属于儿茶素类化合物。
抗氧化与抗衰老
清除自由基,增强细胞膜活性,延缓皮肤衰老。
抗菌与抗炎
抑制肠道细菌活性,缓解腹泻等炎症反应。
心血管保护
调节血脂,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神经保护
与儿茶酚胺(如肾上腺素、多巴胺)不同,儿茶酸本身不直接参与神经递质作用,但可能通过抗氧化机制间接保护神经系统。
如需更专业的化学结构或医学研究数据,可参考制药学或茶叶化学相关文献。
安全试验鞍形的半经验计算倍率器财务报表冲击式气动雾化喷嘴锤型错怪底宽防潮性能分批质量防护工资率差异互助保险渐开线齿轮铣刀菌蛋白酶卡拉汉氏法蓝辉光临界裂纹长度逻辑存储结构马里斯氏试验莫斯科沙门氏菌破产裁判轻油组分球状突萨克斯-莫尔理论瞬时控制调压机未成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