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dhesive cement
【化】 adhesive cement; rubber cement; rubber solution
【医】 latex rubber; Muc.; mucilage; mucilagines; mucilago; plasmagel
【机】 leaven
胶浆子(jiāo jiāng zǐ)是汉语中描述黏稠液态胶状物质的方言词汇,常见于中国北方地区工业与手工业场景。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汉英版,其标准英译为"rubber cement"或"viscous adhesive",特指以天然橡胶或合成聚合物为主体的粘合制剂。
从化工专业角度分析,胶浆子包含三个核心特征:(1)基础成分为橡胶溶解于有机溶剂形成的胶体溶液;(2)固化后形成弹性粘接层;(3)适用于皮革、织物等多孔材料粘合。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应用手册》指出,典型配方含15-25%天然橡胶、60-75%溶剂(如汽油或甲苯)及5-10%增粘树脂。
该术语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地域差异:京津冀地区多指鞋类生产用的氯丁胶浆,而东北工业领域常特指轮胎修补用速干型橡胶胶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工业粘合剂术语标准》(GB/T 2943-2021)将其归类为溶剂型接触粘合剂,强调其"即涂即粘"的工艺特性。
在印刷行业特殊语境下,"胶浆子"可能指丝网印刷用热固油墨,这种用法在《中国印刷技术年鉴》中被标注为区域性行业术语。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环保法规趋严,传统溶剂型胶浆正逐步被水性环保粘合剂替代。
“胶浆子”一词可能由“胶浆”和“子”组合而成,需分两部分理解:
基本概念
胶浆是以生胶或混炼胶为原料,溶解于溶剂(如汽油、苯等)形成的胶体溶液。分为两类:
特点与用途
单独词义
“浆子”在汉语中通常指浆糊,如《儿女英雄传》中提到的“刮刮浆子”即指浆糊。
与“胶浆”组合的可能含义
若将“胶浆子”视为复合词,可能指胶质浆糊或胶浆的口语化表述,但此用法在专业文献中较少见。建议根据具体语境判断,通常更偏向“胶浆”的技术定义。
悖理地标记数据比阈草食动物门丑电光浴端点灵敏度放射管式润滑芳族成环脱氢作用凡事非水滴定法分面分类法勾引过铁酸盐胡薄荷油精制糖掘起卡纸板科衣丁可重用资源图宽恕欧夹竹桃甙甲欧拉方程排队顺序存取法普劳特假说七色的人机界面深冷处理实验性定位天赋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