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 check code
检验码(Verification Code)是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真实性或身份合法性的特定编码,常见于计算机、金融及网络安全领域。其核心功能是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的错误、篡改或未经授权的访问。
汉英对照释义
中文“检验码”对应英文术语“Verification Code” 或“Check Code”,指通过特定算法生成的一串字符或数字,用于校验数据的准确性。例如:
“检验码是银行交易中用于确认持卡人身份的密码。”
→ "The verification code is a password used in bank transactions to confirm the cardholder's identity."
(来源:《剑桥汉英词典》)
核心功能
校验位(Check Digit)
基于算法(如Luhn算法)在数据末尾添加一位数字。例如银行卡号通过以下步骤验证:
text{校验位} = (10 - (sum_{i=1}^{n} f(d_i) mod 10)) mod 10
其中 $d_i$ 为数字位,$f$ 根据位置加权(ISO/IEC 7812 标准)。
哈希校验码(Hash-based Codes)
使用密码学哈希函数(如SHA-256)生成固定长度的唯一摘要,用于验证文件完整性:
"下载文件后比对哈希值,可确保内容未被篡改。"
(来源:NIST 计算机安全手册)
动态验证码(OTP/CAPTCHA)
银行卡CVV2码(卡背3位数)作为交易检验码,防止盗刷(PCI DSS 支付安全标准)。
开源平台提供文件的SHA-256检验码,用户可验证下载完整性(Apache软件基金会指南)。
双重认证(2FA)依赖动态检验码,提升登录安全性(NIST SP 800-63B)。
“验证码”(CAPTCHA)侧重人机识别,“校验码”(Check Code)侧重数据纠错。
检验码仅验证数据完整性,数字签名额外提供不可否认性(RFC 4880 加密标准)。
权威参考文献:
校验码(Check Code)是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一组特殊代码,通常附加在原始数据末尾,通过特定算法生成。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概念
校验码是数据末尾的一到多位字符(如身份证最后一位),由前面数据通过数学运算生成。其核心功能是检测数据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如电磁干扰、设备故障等)。
主要功能
奇偶校验码
海明校验码
利用多组奇偶校验位交叉检验,可检测并纠正单比特错误。
循环冗余校验(CRC)
通过多项式除法生成校验码,广泛用于网络通信和存储设备,能检测多位突发错误。
身份验证
如身份证最后一位校验码,通过前17位计算得出,用于验证身份证号合法性。
数据传输
网络通信(如TCP/IP协议)和存储设备(如硬盘)使用CRC校验确保数据完整性。
特殊场景
考研报名等场景中,校验码用于防止信息篡改,需通过指定渠道获取。
生成步骤
系统根据预设算法(如加权求和取模)对原始数据运算,生成校验码。
验证过程
输入数据后,系统重新计算校验码并与输入的校验码比对,一致则通过,否则要求重新输入。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算法(如CRC计算示例),可参考或中的技术文档。
阿弗里多蓝承销纪录促胆汁分泌的防臭瓣放款期限环形结构霍尔特韦特氏冰点测定器碱量滴定的教学相长阶级经典物理惊愕晶片金属半导体场效晶体管捐赠抗凝乳酶类比六面体象元网命名性失语平衡鼓生产能量矢车菊十二碳烯双酸十二指肠支双键异构胎足倒转术调度程序任务调频雷达脱波强度附著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