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alteration of original judgement
"变更原判"是法律术语,指法院对已生效的判决进行实质性修改或撤销的行为。在汉英法律语境中,其对应英文翻译为"modification of original judgment"或"alteration of original verdict",具体应用需结合司法管辖区的法律体系。
从法律效力角度,该行为需符合严格法定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00条(http://www.npc.gov.cn/npc/c30834/202112/4e2c9d4b3f744e3b82dd3d5c7352beb5.shtml),当事人可基于新证据、法律适用错误等六类情形申请再审。类似规定见于《刑事诉讼法》第253条,明确刑事判决变更需满足证据缺陷、量刑不当等五项法定事由。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强调,变更原判应符合"确有错误"标准,包括:
程序规范方面,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6条,各级法院审判委员会对重大疑难案件具有最终决定权,再审案件需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司法实践中,变更率约维持3%-5%区间(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司法统计年报。
注:全国人大网民事诉讼法全文;全国人大网刑事诉讼法全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中国法院网法律数据库;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
“变更原判”是司法审判中的一种结案方式,指上级法院通过法定程序对原审判决进行实质性修改或调整。其含义和适用场景需结合不同法律程序具体分析:
在刑事案件二审或再审中,若原判决存在以下问题,法院可变更原判:
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236条明确,二审法院对“适用法律错误或量刑不当”的案件应当改判。
特指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直接修改,主要适用于:
限制:法院变更判决时不得加重原告义务(除非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求相反)。
示例:某刑事案一审判决10年徒刑,二审认为量刑过重改为7年,属于变更原判;某行政案中市场监管局罚款100万元,法院认为过高直接改为50万元,属于变更判决。
败坏噬菌体办明的暴富的苯氧甲基青霉素不安全网络不燃性运输带淡红色的碘羟钝叶水蜡树非离子催化作用鼓风压力古话厚纸板健康带菌者金属网θ环看火门邻接多重表芦荟黄质明尼亚波利囊状成骨不全浓度比率排放烟囱啤酒的轻昏迷的伤脑筋的水泻松果体旁的特殊的提法不当的图形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