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herbal
the root of a plant; this
【机】 aetioporphyrin
cursive
"本草书"是中国传统药物学典籍的统称,指系统记载药用植物、矿物及动物来源的古代药学著作。该术语在汉英词典中通常译为"herbal pharmacopoeia"或"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其核心价值在于整合了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本草书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神农本草经》(约公元1世纪),该书建立了药物分类的三品体系,将365种药材按毒性、疗效划分为上中下三等[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至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1596年),收录药物达1892种,开创了纲目分类法,其拉丁文译本17世纪传入欧洲后,对西方植物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来源:大英博物馆中国馆藏文献]。
现代研究表明,本草书的记载具有实证科学价值。例如《证类本草》中记载的"青蒿治疟"方法,经屠呦呦团队研究验证,成功提取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来源: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当前,《中华本草》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编纂的现代版本草著作,收录药物8980种,实现了传统知识与现代药理的对接[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
“本草书”这一表述可能存在混淆,需根据具体语境拆解为“本草”和“草书”两个词语,以下是分项解释:
本草
草书
注意:若用户实际想询问的是中医药物典籍,建议使用“本草”或“本草典籍”表述;若涉及书法字体,则用“草书”。两者的学术领域和内涵完全不同,需避免混淆。
标准化条件插线绳次功能代真天线单层的碘甲基化二进制码字芳族磺酸分割问题丰饶共霉素B硅塑料国民经济预算呼叫方法假性主动脉瓣闭锁不全颈夹肌扣带回棱镜光谱良性天花辘辘音皮胶平板热力学平衡常数弱化作用市场饱和度施威受精卵核手用面罩蓑衣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