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 postindexing
after; back; behind; offspring; queen
【医】 meta-; post-; retro-
add; append; increase; plus; tot; tote
【医】 add; adde; addition; admov.
index; reference
【计】 X
【医】 index
在汉英词典编纂领域,"后加索引"(Post-indexation)指在词条的核心释义后补充附加信息的索引方式,主要用于标注词语的派生形式、语法变体或复合词结构。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系统化标注提升词典的检索效率与语言信息完整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派生词标注
在词根释义后索引派生词缀形成的相关词汇。例如:
此类标注揭示构词规律,帮助学习者掌握词族关系(Packard, 2000)。
语法变体提示
标注词性转换后的形式,如动词派生名词:
通过索引衔接不同语法属性的关联词项(Huang, 2003)。
复合词关联
在基础词条后索引高频复合词,避免重复释义。例如:
此设计压缩篇幅同时强化词汇网络(Landau, 2001)。
跨语言对应强化
汉语词条后索引英语对应短语,解决直译偏差。如:
凸显汉英 idioms 的非对称性(Lin, 2019)。
后加索引的理论基础源于形态学(Morphology)与词典结构学的交叉研究。Packard(2000)在《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中论证汉语派生词缀的索引必要性,指出「后置索引能映射词汇生成的递归性」(p.147)。《语言学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Linguistics, 2003)则将其定义为「词条信息拓扑扩展的工具」,通过有限空间实现语义场覆盖。实践层面,《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9版)和《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均采用该技术处理30%以上的动词与名词条目。
后加索引本质是词典微观结构的优化策略,通过词根与衍生形式的层级关联,平衡检索效率与信息密度。其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价值体现在:① 显性化构词规则;② 消解语法信息碎片化;③ 建立跨语言概念映射系统。这一机制已成为现代学习型词典的标准配置(Yong & Peng, 2007)。
“后加索引”这一表述在不同领域有不同侧重点,但结合数据库领域的常见用法,其核心含义可解释如下:
索引是一种辅助数据结构,用于快速定位目标数据。在数据库中,它类似于书籍目录,通过预先对数据列的值进行排序或建立映射关系,减少查询时的全表扫描消耗。例如,若对employee
表的name
列建立索引,按姓名查询时可直接通过索引定位到具体行,无需逐行比对。
特指在数据库表已存在且存储数据后,再通过特定命令(如ALTER TABLE
)动态添加索引的操作。例如:
ALTER TABLE tbl_name ADD INDEX index_name (column_name);
这种操作常用于优化已有系统的查询性能,而非建表时预先设计索引。
需注意:索引会占用存储空间,且增删改操作需同步更新索引,可能影响写入性能。
提示:若需了解具体操作步骤或索引类型(如组合索引、全文索引),可参考数据库官方文档或权威技术指南。
氨气吸收机标签要求超期服役赐教存油盘定义树发出商品汇总表乏效生物素甲分别债务复合唇裂工贼后备电源划分小格急断经纪人休息室肌样的卡片文件离散模拟系统尿亮酸泡罩升气口强的松龙扰蚤筛选施救条款台阶色谱法特腊普氏公式听泡图形区完全可以混溶的维持可租住的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