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国际黄金总库英文解释翻译、国际黄金总库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经】 international gold pool

分词翻译:

国际的英语翻译:

international
【计】 internation

黄金总库的英语翻译:

【经】 gold pool

专业解析

国际黄金总库(英文:Gold Pool)是1961年至1968年间由多国中央银行联合建立的国际黄金市场干预机制,旨在通过协同买卖黄金来稳定伦敦市场的金价,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

  1. 核心目标与运作机制

    该机制的核心目标是维持伦敦黄金市场的金价稳定在每盎司35美元的官方定价附近。当市场金价高于35美元时,成员央行(主要是美国)会向市场抛售黄金储备以增加供应,压低价格;当金价低于35美元时,则买入黄金以支撑价格。其本质是通过央行联合干预,抵消市场供需波动对金价的冲击。

  2. 成立背景与成员构成

    国际黄金总库成立于1961年11月。其背景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要求美元与黄金挂钩(35美元/盎司),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但50年代末开始,市场对美元信心波动及投机活动导致伦敦金价频繁波动,威胁体系稳定。主要参与国包括美国(承担50%份额)、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瑞士八国央行。

  3. 瓦解原因与历史影响

    该机制最终于1968年3月崩溃。主要原因包括:

    • 美元信任危机加剧: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持续扩大,越南战争等因素削弱市场对美元兑换黄金能力的信心,引发大规模黄金抢购潮。
    • 黄金储备消耗过大:为压制投机性需求,总库成员国尤其是美国,消耗了巨额黄金储备(例如1967年出售约1000吨黄金),难以为继。
    • 法国退出冲击:1967年法国因不满美元霸权,宣布退出总库并赎回其美元储备兑换黄金,削弱了机制稳定性。

      黄金总库的崩溃直接导致了“黄金双价制”的实行(官方与市场金价分离),并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最终解体(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

  4. 术语对照与历史定位

    在汉英词典语境下,“国际黄金总库”对应“Gold Pool”或“London Gold Pool”。它是国际货币合作史上一次重要的尝试,其兴衰深刻反映了固定汇率制下维持金本位的内在矛盾,以及美元作为中心货币所面临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即美元供应需满足全球流动性需求与维持美元币值稳定之间的根本冲突。

参考来源:

  1. 金融史学术著作(如《国际货币体系:历史、现状与未来》)
  2. 中央银行历史文献(如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档案研究)
  3. 经济史权威期刊(如《经济史评论》相关论文)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可验证链接,此处仅标注知识来源类型以确保权威性。实际撰写时应引用可查证的学术出版物或官方档案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国际黄金总库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与西欧国家为稳定黄金市场、维护美元地位而建立的联合干预机制,其核心内容如下:

1. 成立背景 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风潮,导致金价飙升至每盎司45.5美元(比35美元的官方定价高出20%)。为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美元黄金挂钩制度,美国于1961年联合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瑞士共7国签署协议,成立黄金总库。

2. 运作机制

3. 历史作用与终结 该机制通过调节黄金供需暂时稳定了金价,但1968年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后,因美国黄金储备锐减,黄金总库被迫解散,黄金市场进入"双轨制"阶段(官方与自由市场并存)。

4. 成员国构成 包括美国(主导国)、英国、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瑞士共8国,体现了当时西方主要经济体对美元体系的共同维护。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保管的保通片布隆代耳针动示波器初出茅庐对证书的承认反危机措施非交易物分时操作系统辐射汽涡海洋环境坏消息环形肉芽肿接线布局经济个体可行手术的哭出马林斯效应密谋民主政体的逆流干燥器区别不同情况弱酸性深蓝GR社会规范生涩的摄生学识别能力石灰质沉着性腱鞘炎数据透视表向导天气型态通道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