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pachygnathous
gigantic; huge
【医】 giganto-; macro-; makro-; megalo-
jaw
【医】 geny-; gnath-; gnatho-; jaw
巨颌(Macrognathia)是口腔医学领域术语,指下颌骨异常发育导致的颌骨体积显著增大现象。该词由汉语"巨"(巨大)与"颌"(下颌)构成,英文对应术语为"Macrognathia",国际音标标注为/mækroʊˈnæθiə/,词源可追溯至希腊语"makros"(大)和"gnathos"(颌)。
临床上该症状可分为先天性(如遗传性颌骨肥大)与获得性(如肢端肥大症继发)两类。典型病理特征包括下颌角增宽、咬合平面异常及牙列拥挤。根据《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第33版记载,巨颌常伴发Paget骨病或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
诊断需结合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下颌角(正常值约125°±5°)及下颌支高度,计算公式为:
$$ SNA = 82° pm 2°
SNB = 80° pm 2° $$ (数据源自《Stedman's Medical Dictionary》第29版颌面测量标准)。治疗多采用正颌外科手术配合正畸治疗,通过Le Fort截骨术重建咬合关系。
“巨颌”是“巨颌症”(Cherubism)的简称,指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颌骨疾病。以下从基础定义、临床表现、致病机制等方面综合解释:
“颌”指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骼与肌肉组织,分为上颌和下颌(俗称“下巴”)。而“巨颌”特指颌骨异常增生导致的对称性肿大,属于巨颌症的核心表现。该病由SH3BP2基因突变引发,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具有80%外显率。
面部特征
口腔症状
影像学特征
X线显示颌骨多房性透射影,呈“肥皂泡样”结构,伴未萌牙或移位牙。
该病需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等疾病鉴别,基因检测可确诊。约20%病例为散发,可能与新发突变有关。
(如需了解具体病例或诊疗方案,可参考来源中的临床报告)
半模本地服务区单胞导子地钱目动物性淀粉酶端接多孢子反射点反时针螺旋桨非密封源公印虹膜异色内障红外线光电导体交换速度苦乐参半的朗伯特氏疗法联盟成员裂痕扩散零偏压管马格纳森氏夹民事诉讼程序平版印刷的拳击员痴呆杀虫油伤心社会环境狮子合伙双臂存取缓冲器为被告作辩白